字體:    護眼關燈

第283章 東風借勢 周瑜再登場 (第1頁)

是夜,蘆洲以東五十里,風云急轉。

雨過初霽,江風卷動,十數艘吳軍主艦停泊于大江淺灣之間,旌旗沉沉,帆幕皆收。大艦中央,華蓋高張,周瑜披青甲立于船首,神色冷峻。

魯肅登舟入帳,拱手稟道:“都督,前鋒張纮失利,黃林堡遭襲,柴桑北壁設防益密。趙云、呂布皆已歸營。”

周瑜卻不動聲色,緩緩坐于虎案之后,指尖敲著案面節奏不變,良久方道:“張纮不過虛鋒,試敵耳。趙云能破,亦在我意料。”

“但柴桑守勢,遠勝于我料想。諸葛亮與陳宮、李儒同在,布陣之精密,堪比官渡之曹操?!?/p>

魯肅頓首:“都督可有應對之策?”

周瑜展圖,圖中柴桑三面皆山川屏障,一線江岸為險要咽喉。

“柴桑北壁固防,水軍難破?!彼p輕一點圖上江面,“唯有借東南之風,以火攻焚營、擾其心志,方有勝機?!?/p>

魯肅愕然:“若行火攻,須逆江風向。然六月未至,東南風不定?!?/p>

周瑜低聲一笑:“我已遣丁奉、蔣欽布陣三十里外沙口,列空舟數百,以待天變。若東南風起,一夜之間,焚柴桑半壁!”

魯肅拱手:“都督深謀,肅佩服之?!?/p>

帳中燈影微晃,周瑜遙望帳外江心,冷然道:“諸葛亮擅觀星象,我欲與之斗一局天數?!?/p>

翌日。

諸葛亮立于柴桑帥帳前,仰觀天象,眉心緊蹙。

李儒至,道:“探報言東岸吳軍布空舟百艘,形似火攻之陣?!?/p>

諸葛亮點頭:“此陣以風為勢,非正攻也。”

陳宮插言:“我軍柴桑北壁設木營百余,極懼火攻。主公是否應設水堤、引江灌壕?”

諸葛亮凝神片刻,道:“非水攻,不設水防,恐亂軍心?!?/p>

“夜后將轉東南風,我欲遣兵守蘆洲南口,以火雷阻敵?!?/p>

呂布聽畢,亦不言,片刻之后,道:“若吳軍真以火攻,主將必不藏身后方,周瑜會親來?!?/p>

“我率騎軍二千,潛行江岸,待其放火之際,一舉襲營,焚其戰舟?!?/p>

諸葛亮目光一凜:“正中下懷?!?/p>

他揮筆畫圖,命趙云、高順分別鎮守柴桑左右兩翼,以赤羽精騎突襲為奇兵。

李儒則提議:“敵布空舟,必有中軍后接,火攻前后皆依??稍O鐵索橫江,一者可阻敵舟深入,二者斷其策應。”

呂布大喜:“善!”

數日后,東南風起,蘆洲江面波光粼粼,隱現火影舟陣。

周瑜望風起于林間,笑道:“天助我也。”

丁奉放火之令已至,百艘火舟順流而下,風勢呼嘯,江面驟紅。

而柴桑岸上,諸葛亮揮軍令,早設水堤水壕,火雷陣列岸邊。

趙云高聲怒喝:“放箭!”萬箭齊發,火舟初至,半數即覆。

而此刻,呂布親率突騎二千,繞林突入吳軍中軍,橫掃而至,周瑜中軍頓亂。

赤羽軍如雷霆霹靂,夜戰江邊,火光映天。高順斬敵將,趙云破舟橋,諸葛亮以陣法圍其水軍尾路。

周瑜眼見戰局敗退,嘆道:“天可借,心難勝。”

夜半,吳軍退三十里,柴桑再固。

柴桑將士軍心大振,呂布拔劍登城,喝道:“再來三旬,踏破東江!”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