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看著余琛。
聲音明明是在催促,但實際上,他的眼里,有些許緊張。
他這一次來到羽化上京,說是來見見紅塵,看看眾生。
可真正的意義,是判官。
——先前他的老師試圖卜算判官,結果被那將天地都環繞的恐怖因果嚇退。
雖然仍不曉得判官背后到底是什么玩意兒,又到底是好是壞,是福是災。
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因果越大之人,對世間的影響,越深。
如判官這般,說是能影響整個現世,也不過分。
天機閣擔憂的,正是這一點。
所以少司方才出世,踏足紅塵,就是為了看這判官,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由此做出天機閣的判斷,是不計一切后果,將其扼殺在搖籃當中;還是放任自流;亦或……拉攏攀附。
一開始,少司是想搞清楚判官的身份,再親眼去辨別這到底是怎么一個人。
但發現這并不太現實以后,他選擇了“天問”。
即方才的一問。
它看似只是一個選擇。
實際上卻是那天機閣用來辨別心性的問題。
稱,天機之問。
這個問題,一共有四個答案,同時對應了四種心性。
即——庸,梟,圣,魔。
而除了明面上的三種抉擇以外,還有一種。
便是……不答。
不回答,也是一種回答;不抉擇,也是一種抉擇。
而四種抉擇,在作答之人屏蔽了一切記憶,只依靠本心做出的回答,足以窺見其真正的心性如何。
根據天機閣的統計,這四種抉擇中,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最后一種。
即,不作任何余抉擇。
放棄回答,放棄選擇。
這很正常,無論是殺親人還是殺無辜之人,正常人都會難以抉擇,無法坦然面對本心。
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