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論如何不能讓季墨陽太出風頭,不然大家看到季墨陽,就會想到當初的廣陽王是如何德才兼備,而他又是如何靠著漁翁得利才得到的皇位。
他指著那十份考卷道:“這十份是考官們選的,難免有個人喜好,為了公平,朕現在從余下的考卷中,再選二十張出來,看看是不是都不如眼前的這十份,朕,要從這三十份試卷中,選出狀元到傳臚。”
學子們都十分的激動,雖然糊著名字,難免有些人的字跡被考官認出來,故意選出來給皇上。
而且即便沒有考官徇私,考官們也有強烈的個人喜好,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試卷,未必比選出來的那十份差,只要皇上擴大選拔的范圍,他們每個人都有了得狀元的幾率。
在眾人屏氣凝神的時候,皇上已經又仔細選了二十份試卷,他看著眼前的三十份試卷,開始了思考。
如何才能從中避開季墨陽的試卷呢?
如果季墨陽真的是真才實學,那么這次必定答的很精彩,所以,答的最好的那五個,不能選。
如果季墨陽是沽名釣譽,那么這次水準也不會好到哪里,所以,答的最差的五個也不能選。
季墨陽年輕,年輕人大都猖狂,所以立意激進的五個不能選。
季墨陽沒有做官經驗,成長中也沒有官員指導,所以答題紙上談兵,書生意氣的五個不能選。
......
一一排查之后,孝明帝選出了最符合他心意的四份試卷,從狀元到傳臚一一圈了出來,剩下的他順手排了下名次,都是進士,名次也不重要了。
然后柳大學士開始公布名次:“二甲第八十名,青州李用。二甲第七十九名,姑蘇王然......”
“二甲第七十名......二甲第二十八名......二甲第七名......”
“二甲第一名,安州魯正文?!?/p>
正忐忑的魯正文,見二甲都快念完了,一直沒有他,還以為他要得三甲,賜同進士了。
沒想到竟然是傳臚,他驚訝的嘴里能塞一個雞蛋,他果然是褚太傅的血脈無疑了,不然不可能考這么好的名次,他驚喜的都快忍不住大笑起來。
孝明帝見二甲念完了,都沒有季墨陽的名字,心里無比的放松,季墨陽這次是同進士無疑了。
他淡笑著聽柳學士繼續道:“一甲第三名,廣陵孟榮軒?!?/p>
人群中立刻引起不小的轟動,細聽之下都在議論:“那個,那個就是探花郎?!?/p>
接著,柳學士又道:“一甲第二名,淮安盧宏深?!?/p>
突然,人群中有個年過半百的老頭應聲癱軟,周圍的人忙一邊攙扶,一邊笑著恭喜。
孝明帝也含笑看著一切,這都是他將來的棟梁之材啊!
“一甲第一名......”
孝明帝笑意更深了,他親自點的狀元,答題眼光毒辣,用詞老道,和他的施政理念不謀而合,一看就不是一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能寫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