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聽評書,就是抖音上的,博主叫某蠶,將國際故事評書,講的太好了,以為可以聽一輩子。
把國際故事說得如此生動,我還是修改一下,畢竟也沒必要蹭他的流量,嚴(yán)格的說,我根本就沒流量哈哈,但有時文章這東西很難管的住,一開寫就沒邊,我寫文章是不打草稿的,有個靈感就一通寫,也就是說寫到哪里算哪里,夠字了就結(jié)束,哈哈
沉默是為了更好的崛起,但純粹的沉默也就意味永遠(yuǎn)的寂靜。
也許很多人一生都是沉睡,懵懵懂懂,渾渾噩噩。
但當(dāng)生命的時鐘開始倒計(jì)時,幡然醒悟,原來生活是很美好的,每一口呼吸都讓人留戀,讓人貪婪。
天才永遠(yuǎn)都是苦難中重生,忙碌一生,發(fā)現(xiàn)都是虛度,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最后的歸宿。
我并不覺得人是永遠(yuǎn)自私的,雖然他可以解釋大多數(shù)事情,但對于一個生命最后努力的人,這一條就不太適用了。
畢竟脫離利益之后,人是沒有自私的必要了。
但只要活在市場環(huán)境里,自私還是很有價值的。
為了追求利益,人會不斷進(jìn)步,不斷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勢。
也有一條就是邊際理論,就是說你餓了,吃第一口包子價值最大,隨著肚皮撐起,最后一口價值最小。再吃就撐爆了,所以吃飽了,再吃就是負(fù)效用。
所以吃不了的包子只好去用來干別的,這時可以喂動物,這也是包子最后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包子的定價。所以包子不貴。
水也一樣,渴了喝第一口價值最大,最后用來灑街除塵,價值最小,所以水的定價就是灑街的價格。
如果一個人的價值在不斷攀升,也就是說他的定價是向上走,可以有無限的可能,那么他的價值就很大,他的邊際效用可以是無限。
就像梵高的畫,就是用來欣賞的,他的價值就很大。
這就是稀缺。
人的邊際在哪里,取決于你的用途,有的人最后成為乞丐,他的邊際就是很低。
有的人作出很大貢獻(xiàn),而且可以一直做下去,他的邊際就很高。
所以人的價值就是他的用途。
商品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就像聲音,電影,音樂,包包,車子,房子。
人嚴(yán)格意義上講也可以是商品,只要你可以出賣你的時間,也就是生命。
打工就是這樣,用時間換取生活資料。
有的人價值高,有的人價值低,同樣是一份時間,價格不一樣。
所以不能說同工同酬,因?yàn)槊總€人的價值不一樣,干相同的活,效率和質(zhì)量也不一樣。
相同的汗水不一定出產(chǎn)相同的成果。
同樣是唱歌,在街上唱,和在景區(qū)里唱價錢就不一樣,雖然都是露天,都是陽光下。
人的價值就在于受眾,受眾越高級,收入越高。
例如某蠶,評書講得好,吸引的人就不一樣,和大媽扭廣場舞吸引的人群就不一樣。
所以你的知音是誰,決定你的檔次,和你的價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