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雙眼,清亮起來。
“這是我弄到得的翠羽,修復那片長命鎖應該夠了。”
點翠,故名思意輯以羽翠,翠指的是翠鳥的羽毛,一只翠鳥只取雙翅和尾后二十八根翠藍色羽毛。
翠鳥的羽毛不同的光線下可呈現出皎月、湖色、深藏藍等不同色澤,其中以翠藍色雪青色為上品。
而翠羽強烈的色彩不是來自于羽毛本身,而是由光線折射出的虹彩色,就像一個三棱鏡分解白光分解成其頻譜的彩虹色,這種特性,讓其羽變得更為稀有。
一旦翠鳥死亡,這魅惑的光澤變化則會立即黯淡下來,極大地降低了審美價值。
而通常被取了羽毛的翠鳥也會在短時間之內死去。
因此很多人形容點翠工藝是:殘忍的華美。
翠鳥現在是保護動物,活鳥取毛的行為被禁止,現在市面上的翠羽多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外國進口,數量已然不多。
捧著盒子中翠羽,張啊姨眼眶發熱,曾經點翠只為皇室獨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隨著大批工匠流落民間,也曾掀起過點翠熱,大量翠鳥被捕殺,翠鳥幾近滅絕。
他們張家也不得不由點翠改為燒藍,張啊姨很擔心,這門流傳千年的手藝,會在她手中失傳。
“張啊姨有件活兒,你幫我掌掌眼。”
宋朝取出個絲絨的小盒子,打開盒蓋,一枚立體玫瑰花點翠戒指呈現眼前。
張啊姨激動取出戒指,這一抹青藍再熟悉不過。
“這是我設計的戒指,戒面的點翠,不是翠鳥的羽毛,而是根據翠羽的光譜分晰,請師傅用天然染料染的蠶絲。”
市面上有許多翠羽的代替品,孔雀毛粗絡較粗,且防水性不好,容易起翹脫落;鵝毛染色,顏色過于呆板,不能體現點翠那種靈動的美。
“像,太像了”張啊姨激動抓住宋朝的手“活了,點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