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黃軒見朱元璋皺眉不語,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在認真聽自己的話。
我家有五口人,但有100畝地。
最開始由于人手不夠,加上自然災害,又或者是種子、種植技術上的問題。
每年地里的收成,連一家五口都吃不飽。
自己種的糧食不夠吃,該怎么辦當然是去外面購買了啊。
但是,我家沒有錢,買不起糧食,所以只有餓肚子。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家人數不斷增添,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再加上種植技術的提高,一年的收成,足夠我家所有人都能吃飽飯。
這種情況,我家里只需要管理好家里的田地就不愁吃喝了。
當然,經過我家幾代人的努力,100畝田地都能種上糧食,
每年收獲的糧食,堆積如山,而我家所有人只能吃掉一部分。
那剩余的部分怎么辦
存在糧倉
但是明年我家說不定收獲的比今年還要多,那該怎么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多余的糧食拿出去賣掉!
賣來的錢,就可以買我家所需的其他東西。
一來二去,我家里的生活是不是會越來越好
黃軒神秘一笑,道:好了,現在我把我家換成明朝!把我家的糧食換成各行各業的產品。朱大叔,這下理解了吧。
朱元璋聞言,直接愣住了。
黃小子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開始老朱還疑惑,黃小子說的這些跟大明商業有什么關系。
現在他一點就通了!
大明建立初期,這不就跟黃小子說的,人少地多,百姓食不果腹,商業方面,除了鹽鐵(農具)布,百姓連茶都飲不起。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在大明的百姓日子比以前好過了許多,至少不用天天餓著肚子度日。
如果商業真的放開了。
到時候,各行各業的商品一定會激增!
百姓購買能力有限,多出來的商品沒地方銷售,只能堆積起來。
若不擴大銷售市場,那么靠這些商品為生的商人,將會無利可圖。
東西都賣不掉了,還怎么賺錢
所以......
開放海禁,是為了讓大明的商品賣到其他國家去
這樣的確是可以讓大明的商業變得繁榮。
只是,這對朝廷有什么好處
要知道,管理海關,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朝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這事,得回去好好跟標兒商量商量才行。
第三,朝廷要鼓勵民間制造業、商業,出臺一些利于商業的政策,還有完善對商人、商品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規。
最后,明朝想要發展商業,人口必不可少。
有人,才會有消費,以明朝那幾千上億的人口,消費市場能有多大
朱大叔,你看,咱們現在全國人口超過13億,這市場才叫大呢!
朱元璋大驚,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13億人口
這......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