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51章 (第1頁)

下朝之后,李承乾讓李秀寧,先去兵部領取一應自己所需,之后去玄武門外等他。

至于那幾個小倭人,自然拖出去處置了。

他們最后還嘰里咕嚕說了一些什么,李承乾就聽懂一個‘雅蠛蝶’。

玄武門,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李世民造反。

卻不知道,玄武門真正的用處。

整個長安城,除了日常行走的城門,還有好幾個特殊城門,面對長安城四方。

這些特殊的城門,都是用來出兵的。

在這一類的城門附近,本身就是軍營,拱衛著整個皇城。

應對內亂的時候,能夠急速調兵遣將。

需要出兵的時候,這里也有各種設施。

只能說,玄武門因為李世民而名聲大噪。

一般來說,應對哪個方向的問題,就會從四面的哪個門列兵,并進行拜將儀式,最后就是出征了。

李承乾選擇玄武門,倒不是因為走玄武門更近,而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

玄武門不只是李世民的陰影,也是整個李唐皇室的陰影。

李承乾要用一次次的勝仗,來洗刷玄武門的血。

此時,李承乾正在去找李世民要圣旨。

名正則言順,從古至今,名一直是很重要的。

最近李世民都跟長孫無垢待在一起,再加上李承乾的兵也有監控的作用,因此他不需要問任何人,都知道兩人目前在哪個地方。

找到人的時候,李世民居然在御花園的一口池塘喂鯉魚,而且就一個人,身邊連個太監都沒有。

事實上,唐朝并沒要求不準吃鯉魚,也從來沒有下達過相關的政令。

但字眼避諱,一直是封建皇朝的特權。

一個新皇帝即位,民間有相關同名,甚至只要沾染上皇帝名字其中一個字的,都會改名。

這并不需要下達任何命令,民間自然而然就會遵守。

要不然,只要自己的名字說出去,遲早引起麻煩。

哪個時代,都不缺乏告狀的人。

就像民部改成戶部,那都是李治時期的事情了。

李世民自己在位的時候,提都沒提過。

可見他在這方面,根本沒有糾結過,也從來沒有從本心中,認為自己天命所歸。

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拼殺出來的。

“逆子,你又來干什么?”

李世民看李承乾,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原因很簡單,自從長孫無垢復活后,他都還沒能爬上她的床,這讓李世民憋屈壞了。

而一切,他認為都是李承乾指使魏征告黑狀的原因。

“還喂鯉魚呢,趕緊給我寫圣旨去!”李承乾淡淡道。

“寫什么圣旨,你每次上朝不弄出點事情來,是不舒服嗎?”

李世民真覺得,自己要成寫圣旨的工具人了。

“我把姑姑派去給我殺滎陽鄭氏去了,我準備讓他們族滅。”

說起這事,李承乾依然語氣平淡,就像說的是剿滅螞蟻窩一樣。

“什么?”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