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過來坐吧,以后我們就這樣吃飯,不再使用跪坐的形式,也不再分食。
既然是一家人,也無需講什么規(guī)矩。
規(guī)矩是應(yīng)該有,但規(guī)矩太多了,就不像一個家了。
象兒,你坐這里。
婉兒,把厥兒放在這個凳子上,你不用一直抱著他,你來坐這邊。”
一歲的孩子,自然還不太能吃東西,最多就吃一些輔食,主要還是喝奶。
“是......大人!”
“好的,殿下......”
就這樣,李厥被安排在了蘇婉的旁邊。
李承乾的左手邊是李象,右手邊是蘇婉。
雖然沒見過桌椅,不過同類型的東西也算是有,再加上胡凳的認(rèn)知,倒也不是那么陌生。
蘇婉是知道,李承乾變得很神奇的。
比方那不死大軍,早就已經(jīng)傳遍了,平民百姓都知道,無非就是不敢確認(rèn)真假。
可她也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李承乾,如同傳說中神仙一樣變的東西。
李承乾不讓問,她也就不問了。
李承乾沒有動筷子,除了還完全不懂事的李厥,想要扒拉點(diǎn)什么東西吃,被蘇婉阻止外,沒人敢動筷子。
這個規(guī)矩,李承乾不認(rèn)為有什么問題。
本就是用這些規(guī)矩,來潛移默化,強(qiáng)調(diào)一家之主威嚴(yán)的。
要像后世小孩那樣,大人都還沒有上桌,就把東西吃的亂七八糟,那是真的沒教養(yǎng)。
李承乾沒弄海鮮,即便是有些大唐沒有的菜,反正都是直接吃的。
鐵鍋炒菜不是宋代才有的,除非真有穿越者,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要追溯歷史的話,南北朝齊民要術(shù)之中就記載了炒菜。
不過只有一道,叫做炒雞子法。
在唐代,至少在貴族之中,已經(jīng)開始流行炒菜。
唐朝的貴族嗜甜,也喜歡吃高油高鹽,這也是盛世的征兆,跟后世建國初期一模一樣。
還有多民族多國度的到來,文化碰撞之下,很多東西已經(jīng)啟蒙。
直到宋代,由于文化就是不興兵,偏偏還很富裕,民間就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鐵鍋運(yùn)用,這才讓人誤以為,是到宋代才有炒菜。
一頓飯寂靜無聲,李承乾盡量吃得慢一些。
他一旦放下碗筷,其他人就必須放下碗筷,這也是規(guī)矩。
吃過飯,李承乾直接揮揮手,讓系統(tǒng)把垃圾處理了。
這才對李象說:“象兒,以后在這東宮之中,除非是有外人在場,否則直接叫我爹,或者爹爹。
不要叫大人,更加不要叫耶耶或者阿耶。”
“是,大......爹爹......”
李象又趕緊站起來行禮......
爹這個稱呼也是歷史久遠(yuǎn),原本是特屬于北方的稱呼,后來傳遍大江南北,后世建國那時候很多都這么叫。
在隋唐時代民間已經(jīng)大面積傳開,李象也知道這個稱呼,并沒有任何疑問。
李承乾皺了皺眉,嚴(yán)肅道:“象兒,你記住!
在外人面前,你這樣做是有禮貌,這是有教養(yǎng)的象征。
如果就一家人的時候,你還如此有禮貌,并不對!”
“兒臣知道了......”
李承乾搖搖頭,揮揮手道:“你帶著厥兒下去吧!”
“是......”
等李象抱著李厥離開后,李承乾微微嘆了一口氣,這簡直是他小時候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