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522章 (第1頁)

三個和尚中,最后一個馬上回應:“貧僧等只懂超度,不懂醫藥,無能為力,可不能去添亂。”

“哦......如此說來,倒也有理有據!”

李承乾點點頭,露出一抹想不通的神情,隨后又問:“既然如此的話,朕這里有些疑問,希望得到三位法師的解答!

爾等不通醫藥可以理解,那爾等通什么?”

“阿彌陀佛,貧僧等通因果福報,也通超渡亡魂,更通導人向善。”

“嗯......不錯!

那請問這位法師,朕就舉一個例子。

假如此時有一罪犯,他sharen之后感覺很后悔,但他又不想一命抵一命。

于是,他逃到了某個寺廟,請求該寺廟住持收留。

期間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過程,表明了想要贖罪的心思。

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是收留還是不收留?”

這個例子一出,瞬間讓三個大和尚冷汗狂飆。

他們想回答沒有這種事情,可這種事情幾乎是人所共知,無非就是沒有擺到臺面上來。

如果他們回答是收留,那可就要人頭落地了。

皇帝要殺的人,大唐律法要殺的人,你們卻收留,這是什么意思?

你們這群大和尚,莫非是比皇帝還厲害?

靜默了差不多半分鐘,百姓們的議論聲都漸漸變大起來,終于有個和尚回應道:“陛下,殺戮不是目的,引人向善才是目的。

若人人為惡,人間就如同地獄。

有悔改之心,有悔改之志,我佛慈悲......

自當......自當成全其向善之心。

我佛只講緣,有緣自來,無緣自去,無關包庇。

若如同陛下所言,此人確實交代,自己有過此種重型犯罪,我佛自當要求其投案。”

好個大和尚,這一番話說下來,面子里子都有了。

意思就是說,如果和尚里面真有這種人,那肯定是他們不知道其的過往。

只不過是因為對方有緣而來,又與佛有緣,所以給予收留。

對方暗自懺悔,那是佛的事,不是他們的事。

如果對方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佛門也不會收留。

只要你官府拿得出證據,你自己來抓人就行了,我們佛門不阻止。

這也算是棄車保帥,本質都是一樣的。

“哦......法師解答得很好!”

李承乾點點頭,接著又反問道:“那這么說的話,一個人殺了人之后,他只要真心懺悔,跪在佛的面前,就能洗清自己的罪孽咯?”

“阿彌陀佛,是否能洗清自己的罪孽,這將由佛來判斷。

自然,佛子也有判斷的資格。”

皮球再次踢回到李承乾手中,意思是最終的定罪,還是看李承乾自己的。

“這位法師解答得不錯,那朕有了第二問:請問三位法師,假如你們的家人或者親人被殺了,你們是希望這個罪犯去佛前懺悔,還是被繩之以法呀?”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