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揚州,巡鹽御史府。
書房內,檀香裊裊。
當朝巡鹽御史,前科探花林如海,正手捧一封剛剛從京師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家信,細細品讀。
信是女兒黛玉所書,字里行間,滿是女兒家的嬌憨與思念,訴說著大觀園中的趣事,詩社的歡樂,一切都顯得那么尋常。
林如海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女兒在賈府一切安好,便是他最大的慰藉。
然而,當他讀到信的末尾,那句看似不經意附上的詩句時,他的笑容,凝固了。
......偶得一聯,頗有野趣,錄與父親一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林如海的手,猛地一抖!
茶杯險些傾覆。
他不是尋常的文人,他是宦海沉浮多年的封疆大吏!
這句詩里所蘊含的政治隱喻,像一道驚雷,瞬間貫穿了他的心肺!
沉舟!
病樹!
指的是誰
千帆!
萬木!
又指的是誰
他正在查辦薛家,薛家,不就是那即將傾覆的沉舟與病樹嗎
而那些在一旁虎視眈眈,準備瓜分薛家鹽路的各方勢力,尤其是那個笑里藏刀的甄應嘉,不正是那蓄勢待發的千帆與萬木嗎
女兒遠在京師,她是如何得知揚州這般錯綜復雜的局勢
又是如何能寫出這等老辣、通透,直指人心的詩句
不對!
這絕不可能是黛玉的手筆!
她的詩才,清麗絕俗,卻斷然沒有這等洞悉官場、飽經滄桑的殺氣!
這必然是有人,借黛玉之手,向自己傳遞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
是誰
就在他心神劇震之際,長隨在門外稟報:老爺,有您兩封京中來的密信,與小姐的信是同一批信使送來的。
林如海心中一凜,沉聲道:呈上來!
長隨立刻送上兩封信。
一封,信封上赫然寫著那石破天驚的標題:論為官三境,兼陳鹽政之弊疏。
另一封,則是一個小小的附言信封。
林如海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先拆開了那封策論。
只看了第一段,他那持信的手,便開始微微顫抖。
當他看到那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的為官三境論時,他竟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驚駭與激賞!
好大的手筆!
好深邃的見地!
此等格局,此等胸襟,便是當朝內閣首輔,也未必能有!
他迫不及待地讀下去,當看到信中對他查辦薛家,實則為甄應嘉作嫁衣的精準剖析時,他的后背,瞬間驚出了一身冷汗!
當看到那以退為進、釜底抽薪、借刀sharen的三步連環之策時,他只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
這哪里是什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