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乾帝再度暴怒,又把國本奏疏甩在了蕭如意的臉上。
你這個八賢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黃河決堤,河北洪澇,上百萬流民易子而食。
這個時候你卻打算把賑災款用于建造明堂,你就這么坐視老百姓餓死
你怎么不餓死去?。?/p>
......
乾帝在法統和民生的選擇面前。
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法統。
所以乾帝嚴令禁海。
可他也是有底線的。
比如災情如火。
老百姓都得賣孩子,換著吃了。
如果朝廷再不救濟。
百萬流民鬧起來。
江山不穩。
誰來負這個責任
父皇,國庫一年就只有三千八百萬兩,河北洪澇,甘肅干旱,福建倭患......
蕭如意大倒苦水的道:另外還要編撰開皇大典,現在又加上修建明堂,鑄就純金真佛。這一樁樁一件件,兒臣只能騰挪著辦。
蕭如意表示......
國庫的錢乃是定數。
他也想騰挪各省的余財。
問題是他挪不動??!
江南各省都在支持剿倭。
河北動則就得修黃河。
關中、甘肅一直鬧干旱、蝗災。
云南、嶺南需要增兵三宣六慰。
大乾確實富有四海。
卻也四處都得花錢。
蕭如意現在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朝野上下還有很多言官跟他對著干。
他真的太難了。
偶爾心累到極致的時候。
蕭如意甚至都會想......
這破監國誰愛當誰當,還不如讓給大哥呢!
可惜。
有些位置一旦坐上去了。
再想安然的退下來。
比登天都難。
老八,朕不想聽你找理由!
乾帝沉聲道:朕要的是結果,如果你連一座明堂都建不好,以后讓朕如何把九州江山都交到你的手上
乾帝對自己的八兒子,也有點祛魅了。
以前蕭如意沒當監國的時候,各種賢明、聽話,順他心意。
結果現在真到做實事的時候。
乾帝發現蕭如意似乎還不如那逆子呢!
最起碼那逆子不會做出餓死河北老百姓,用賑災款修建明堂的荒唐事。
緊接著。
蕭如意告退重新想辦法。
乾帝卻對蕭如意已經甚是失望。
他想了想,側首道:那逆子最近在做什么呢
掌印大監垂首:回稟陛下,太子殿下每日都在仁壽宮陪同太后,修身養性,偶爾念念經書。
乾帝劍眉一挑:那逆子私下里,就沒有半點后悔的情狀
乾帝覺得......
如果蕭辰對于之前的事情,后悔無極,幡然醒悟。
他未嘗不能考慮,在修建明堂一事上,再給蕭辰一次表現的機會。
此乃他的如天之仁!
陛下。
掌印大監搖頭道:太子殿下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后悔情狀,更沒有上書言及建造明堂一事。
掌印大監認為......
如果蕭辰想要取得乾帝的諒解,就得想辦法為君父分憂。
當前最好的選擇便是解決建造明堂的錢財所需。
可蕭辰卻沒有任何動作。
這只能說明蕭辰絕不后悔。
乾帝自然也能想到這些......
逆子!
乾帝桌子一拍:讓老八繼續上上心,如果他解決不了,那就讓他把監國之職還回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