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就是錯嗎?窮不是錯,刁民也不是窮人家才出的,只是沒有知識,不懂得世間道理,行走在世間就容易被人欺凌,辯不明白道理也只有拳頭能給自己講道理了。”秦文翰嘆息:“誰也不想當刁民不是?”
杜縣令若有所思道:“可讀書拋費頗多,我觀你們村子好像各個人都識字,你是免費教他們嗎?”
杜縣令來此之前對秦家村也有所了解,秦姓是村子里最大的大姓,幾十年前也是這十里八鄉有名的窮困村落,好容易出了秦文翰這么一個秀才,卻又機緣巧合止步于秀才,于是就開辦了學堂。
自此后,秦家村的日子也開始漸漸好轉,到如今秦家村在整個縣里也是數得上號的富裕村落。
秦文翰搖頭:“大人也說了,讀書拋費頗多,我若是免費教授他們,只怕我自家日子也過不下去。不過是束脩少一些,因材施教罷了。家境好的,自是自備了筆墨紙硯,家境不好的,學堂里有習字的沙盤。若是只是想孩子們識字,不至于出門做個睜眼瞎,就不給他們留作業。若是想要學了算學,以后當個賬房先生也自有另一套教法。”
“聽說先生也教女娃娃認字?”杜縣令又問。
秦文翰點頭:“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又說女子應當相夫教子,這世間對女子未免太過苛刻。古有孟母三遷,還是說明女子學識好了,才能教導好子女,才能當得起一句相夫教子,內宅平和。”
說到這里,秦文翰忍不住問杜縣令:“不知杜縣令是想要一個無知村婦做媳婦還是想要一個讀書識字的女子紅袖添香?”
杜縣令臉一黑,誰喜歡不講道理的人呢?不說男子,就是女子也愿意找一個知禮儀溫柔又和善的男子做丈夫。
不過不得不說秦文翰說的太對了,遠的不說,近的,大家主母,誰不是自幼讀書識字?孩子教的好的,除去請的夫子好,也要家中夫人會教導孩子。
一頓飯真真是吃的賓主盡歡,杜縣令受益良多,關于捐銀子的事情也沒有多問,臨走之時還給提了字:“積善之家。”
“積善之家慶有余。”丁皎皎看著這頗有幾分風骨的字體,笑瞇瞇地看向外公:“外公,您把它表起來掛在學堂吧。縣令大人的題字,可了不得。”
秦文翰微微頷首,也頗為喜歡這幅字:“我們運氣好攤上一個好縣令啊。”
丁伯夷看看丁皎皎再看看那副字,小聲問:“你是不是看出來點什么?”
丁皎皎嘻嘻一笑,湊到他耳邊低聲道:“這個杜縣令是個胸有大志向的,而且看行事,說不得也是世家子出身,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丁伯夷不太喜歡她這老氣橫秋特別世故的口氣:“為何世家子出身前程就不可限量了?那我們這種貧家子,就不能平步青云?”
丁皎皎看他一眼又一眼,小孩子還沒接受過社會的毒打,不知道人脈的重要性,她抿抿唇,想了又想,又偷偷瞧一眼外公外婆,到底沒忍住,拉著丁伯夷出去站在院子里小聲嘀嘀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