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89章 (第1頁)

1781年7月初,京城。

原本熱鬧繁華的國家首都,如今已經變成一個大號軍營,來自全國的三十萬勤王大軍駐扎在城市周圍。

古代士兵可不講究愛民如子,沒有吃的怎么辦?

搶!

沒有軍餉怎么辦?

搶!

無聊了怎么辦?

搶!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京城外城區經歷過數次洗劫。

沒辦法,沒有門路的百姓被迫逃離京城,有門路的百姓盡量搬入內城,希望利用城內貴人的身份震懾丘八。

清朝統治一百多年,威嚴深入人心。

勤王大軍不敢到內城放肆,同樣,為了自保,內城貴人也不敢逼迫勤王大軍。

默認勤王大軍對外城的洗劫。

一時間,大半個京城暴露在勤王大軍的刀鋒之下。

三十萬大軍在外城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死亡與殺戮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清廷官員并非都是鐵石心腸之輩,也有不少之正直廉潔的清官。

不忍百姓生活在屠刀之下,多次諫言,希望乾隆出面約束勤王大軍,否則不等趙逆打過來,清廷就會盡失民心。

對于此,乾隆是怎么做的?

什么也沒有做。

六十多歲的老人受到多次強烈刺激,精神有些不正常了,整天癡癡傻傻,沒有辦法處理公務。

乾隆如此,大權慢慢移交到眾皇子手中,其中十五皇子得到兵部支持,勢力最大。

投桃報李之下,十五皇子永琰沒有接受官員們的建議。

反而公開表示,只要能消滅漢國趙逆,保住祖宗基業。別說犧牲一個京城,哪怕是半個國家,數萬萬人口也值得。

永琰一席話令官員們瞠目結舌,這還是他們印象中寬厚的十五皇子嗎?

為何變得如此冷酷無情?

部分忠臣感到心灰意冷,察覺到亡國將至,主動告老還鄉。

也有部分官員認為皇子們太年輕,不夠成熟,期待乾隆早日恢復,重整河山。

至于以死報國?

開什么玩笑,清朝一百多年屠刀早就把硬骨頭屠殺殆盡,剩下的都是軟骨頭。

換個主子而已,只要不影響自身利益,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過當了一百多年大清臣子,還是希望萬歲爺能盡早恢復。

而作為旗人的精神支柱,乾隆正在做什么呢?

他正衣衫不整的坐在養心殿門口,怔怔的看著門外。

乾隆快瘋了。

二十歲登基,四十六年中平戰亂,收國土,保疆域,一次次消滅敵人,親手打造出盛世美景。

為何在晚年,天降大敵。

短短一年間,先失去愛將福康安,又失去海蘭察與十萬大軍。

更是在五個月前,一次失去大將軍阿桂,心腹和珅,以及三十萬大軍。

清廷也不過百萬精銳,先后失去四十萬大軍,瞬間打斷朝廷蒸蒸日上的趨勢,陷入混亂之中。

最明顯一點,京畿地區防守力量一掃而空。

如果漢國趙逆抓住機會,完全可以從安省出兵,一路橫掃到京城。

二月底三月初,是整個京城最混亂的階段。

朝廷大敗,逆賊即將打到京城。

皇親國戚們與大人物們準備向北逃亡,地痞流氓們趁亂打劫,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

也有部分野心家,準備第一時間投誠,混一個從龍之功。

幸運的是,漢國趙逆并沒有出兵,而是占據豫省后按兵不動。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