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09章 (第1頁)

1781年7月5日凌晨,靜謐的紫禁城燈火通明。

由于城外大軍壓境,在乾隆的命令下,內城高官來到養心殿商討退敵之策。

大殿之上,披頭散發,手握長刀的乾隆狀若惡鬼。

“趙賊大逆不道,罪惡滔天,諸位愛卿可愿與朕出城迎敵?”

在他心中,自己依舊是英明神武的天子。

能夠一戰屠盡十萬準噶爾人,也能一戰消滅漢國趙逆,重塑大清江山。

養心殿內,滿朝穿著紅紫官袍的重臣互相對視一眼,低著頭默默無語。

心中忍不住吐槽。

陛下又失心瘋了。

漢王由安省出擊,兩天內先后滅掉駐扎在魯省,冀省,津城的數十萬大軍。

如今更是攻占西山大營,發起最后的總攻。

行軍速度之快,殺敵破城效率之高,京城方面甚至沒有反應過來。

得到消息的同時,漢軍已經出現在京城附近。

從第一次圍剿開始,消亡在漢軍手中的清兵何止百萬。

精銳消失殆盡,駐扎在京城附近的三十萬大軍又能翻起什么風浪?

御駕親征?

自投羅網還差不多。

礙于乾隆多年威信,滿朝文武不敢說出心中的吐槽,低下頭半天不敢言語。

“怎么?平常口中喊著忠君愛主,如今賊軍在側,就一個個默不作聲?你們的忠臣呢?為主赴死呢?”

面對沉默不語的臣子、奴才,乾隆捧著長刀,陰惻惻的說道。

算狗奴才運氣好。

放在十幾年前、二十年前,如朕還能提得動刀,必將親手砍殺一批官員。

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

大一統王朝,歷經一百五十年統治,不管成色如何,肯定會有忠臣。

面對暴怒的乾隆,劉墉再次站了出來。

“陛下,趙賊勢大,為今之計唯有北狩一條路。”

他還是認為應該逃跑,趁著漢軍沒有攻城之前,提前安排皇室北上。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陛下在,皇室在,大清就在,大清的精神支柱就在。

直面漢軍鋒芒,帶著殘存精銳拼死一戰,莽夫而已。

三天前,面對同樣的提議,以勒保為首的武將們斷然拒絕。

認為劉墉一介漢人,對大清不忠,身在曹營心在漢。

誘騙皇室北上,在某處地點設下埋伏,好將皇室一網打盡。

旗人與漢人的矛盾,成親王與嘉親王的派系之爭,北狩計劃就此擱淺。

如今敵人就在眼前,即將發起最后的攻擊。

勒保的態度為之一變。

“主子,奴才認可劉大人的提議,請陛下北狩。”

勒保跪在地板上,誠懇的說道,明顯比劉墉更希望乾隆逃跑。

他是武將,不是劉墉一般的文官。

開戰后必須領軍作戰,刀劍無眼,受傷了怎么辦,陣亡了怎么辦?

不如以保護皇室的名義,護送陛下北上。

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才有機會。

至于戰前起義?

勒保確實考慮過,經過一系列盤算,最終放棄投誠的想法。

不知道什么原因,漢國與大家族、旗人有仇。

投降的大家族首先充公家產,把家族一百多年謀劃的土地、財富分給窮鬼。

失去財產還不算,第二步更加恐怖:在全城百姓面前公開審判。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