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一邊觀察打量,
一邊思索有關常遇春墓穴的猜測。
他從網上查到了好幾個不同版本的資料,但上面都記了相同的一點,
那就是這位大將軍,是在北伐元朝余孽殘軍勝利之后,凱旋回師的過程當中,突然病逝的。
記載的年代,大概在1369~1370年之間。
那個年頭兒,
幾百公里、上千公里的距離,單是走完就要不少時間。
哪怕戰(zhàn)況緊急的急行軍狀態(tài)下,攜帶武器、盔甲、糧草......頂多日行60~80里路。
換算成公里,也就是三四十公里!
更何況,剛打贏一場戰(zhàn)爭,正是疲憊之際,也不可能是急行軍啊!
按照正常的軍隊行駛速度,
日行20公里,都算是快的了!
在這種速度下,上千公里的距離......趕回去少說要兩個月起步!
那常遇春如果真的是在路途中病逝的話,
根本就不可能完完整整的把尸首再運回去!
資料上記載的時間可是在夏天,在這種天氣下,尸體......別說一兩個月了!
兩三天就高度腐爛了,
真要等上十天半個月,直接就白骨化了!
冷藏?
那年頭,正在行軍的軍隊里,可能有這種技術嗎?
....
綜合種種考量,
陳默猜測,紫金山北麓的......很有可能,只是老朱為其下的帶有紀念性質的衣冠冢!
真實的墓穴,
大概率就在病逝的地方,
原地下的葬。
...
想明白這點后,
陳默繞著小院,轉悠了起來。
然而,轉著轉著,還真讓他有了發(fā)現!
——就在墻角的位置,犁、耙、鋤頭、鐮刀.....這些農用器具的下面,
有幾個裹滿黃棕色銹跡的鐵棍子。
看清楚這幾根鐵棍子后,
陳默眼前一亮。
【名稱】:制式解手長劍
【時期】:元末明初
【品類】:冷兵器
【材料】:熟鐵、包鋼......
【市場價值】:87,500元
...
【名稱】:制式解手長劍
【市場價值】:91,000元
...
【名稱】:制式解手長劍
【市場價值】:83,000元
.....
陳默看著眼前這些鐵棍子,
一根就能值個八九萬塊錢,眼前這一小捆,足足有七八根。
見此,
陳默便準備喊那男人過來。
然而這時候,
他突然注意到,這些鐵棍子中,有一根看起來好像和其他的,稍微有些不太一樣。
陳默停住了動作。
凝神“看”了過去。
...
先跳出來的是一串數字,
——[14,380,000]
看清楚這串數字高達八位數后,陳默一愣,緊接著,名字便也出來了。
——【名稱】:御賜破虜定疆斬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