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翰林心里也憋著氣,就沒忍住問了一句,自家女兒怎么就成了蠢更衣?
不說還好,一說明德帝就更氣,把沈無雙作詩的事翻出來說了一遍。
“就是有你這樣的糊涂父親,才教出那樣的糊涂女兒!還‘第一才女’——分明就是個蠢貨!有給女兒做名聲的功夫,你還是好好辦女校吧!”
沈翰林不服氣。
女兒是她親自教出來的,脾氣可能有點不好,但才情絕對是第一。
琴棋書畫都拿得出手,還能歌善舞,這樣的女子滿京城也挑不出幾個。
明德帝便讓德貴把那首詩拿來給沈翰林看。
沈翰林粗粗看過一遍之后就明白問題在哪兒了。
整首詩對仗工整,用詞華麗,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卻并沒有真情實感在里面。
可是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寫詩抒發的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沈無雙恨死楚云裳了,怎么可能寫出美好的詩句。
沈翰林明白女兒心里的苦,但卻不能直說,只能以女兒年輕,還需要多學習為由來解釋。
明德帝還是不高興:“朕的嘉和妃多么美好,如出水芙蓉般出塵絕然,居然被沈更衣寫成這樣,足以見得私教先生請不得,要學文化還得去大學堂!”
覺得不解氣,明德帝還拉著沈翰林去觀賞美人賦的屏風。
“你瞧瞧朕寫得多好,再看你女兒寫的,簡直是狗屁!”
沈翰林自然不敢品評明德帝的文采如何,但對于明德帝夸上天的彩虹屁,他也不認同。
萬壽節那天沈翰林剛好染了風寒沒進宮,他沒見過楚云裳。但也聽女兒說起過,有個姿色平平的女人初選就被封了貴人。
沈翰林覺得,哪怕這女人真的性子好,也達不到美人賦上描述的那樣。
更何況,女兒今年也才及笄,那樣優美的詩句即便是拉個秀才出來都未必寫得出,怎么就成了庸才?
明德帝看沈翰林跟個蛤蟆一樣肚子一鼓一鼓的,就知道他心里不服氣。
明德帝最煩這些文人,總覺得自己有風骨有氣節,剛正不阿最為正派,其實就是一群難哄的病嬌,妥妥的大犟驢。
這事兒要是換個武將來三言兩語就說明白了(武將也未必看得懂詩句)。可對著這群讀書人,你要是不讓他心服口服,他搞不好回頭就寫一首暗諷詩文,讓你遺臭萬年。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騷客們筆下的昏君,也不讓心肝寶貝被罵成禍國妖姬,明德帝還特地帶著沈翰林去看楚云裳用腳尖畫的千里江山圖,還有那副繡品。
這下子沈翰林更不信了。
他能當上大學士,就表示他的才情在翰林院里是數一數二的。
沈翰林的畫功即便是當代大師都稱贊,而這幅千里江山圖的畫功一點不在他之下。
這會兒你跟他說,畫畫的是個跟你女兒一樣大的小姑娘,而且人家沒稀得用手,就隨便用腳丫子那么一畫,還是一邊跳舞一邊繡花一邊畫出來的,他哪里肯服氣!
明德帝見沈翰林還是一鼓一鼓的,腦瓜有點疼。
他當然不可能讓寵妃給一個臣子跳舞,琢磨了一下,想到一個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