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出了事,人死了,家里人除了買命錢,每個(gè)月還能拿到糧食。”
女人打量了一眼婆媳:“不過你們這個(gè)身板,看著是不行了。”
“但也別灰心,我以前也不比你們好多少,這不也練出來了嗎?”
婆媳倆:“”
活到如今,從沒聽過女人當(dāng)兵的。
他們被帶到了縣衙門口,縣衙門口置了幾張桌子,“護(hù)衛(wèi)”們又叫他們?nèi)プ雷忧芭抨?duì),這次沒人提醒,但排隊(duì)的百姓都不敢喧嘩和插隊(duì)。
婆媳倆懵懂的隨著隊(duì)伍前進(jìn),很快,她們就排到了前頭。
“姓名。”坐在桌子后的年輕人手里拿著一支筆,桌上擺著紙,但她們沒看見硯臺(tái),那筆也不是毛筆,年輕人抬頭看了婆婆一眼,提高了音量,可依舊有些有氣無力地問道,“姓名!”
婆婆:“老身趙氏。”
年輕人嘆了口氣:“我是問姓名,你姓什么,叫什么?”
婆婆也很茫然,女人哪有姓名呢?至多有個(gè)小名,于是她小聲說:“夫家姓鄭。”
年輕人一臉崩潰:“你娘家姓什么?你有沒有小名?乳名也行!”
婆婆被嚇了一跳,連忙說:“娘家姓趙。”
她老臉一紅:“小名、小名大丫。”
年輕人這才動(dòng)筆,復(fù)述道:“趙大丫,多少歲?”
婆婆:“不記得了。”
年輕人:“大概多少?”
“快四十了?”婆婆也不確定。
年輕人:“那就四十吧,家里幾口人?住在哪兒?干什么的?”
年輕人:“別想瞞,你們現(xiàn)在不說,家里人要是從外頭回來就不算本縣人了。”
一家子好不容易能在縣城安家!
婆婆立刻說:“四口人,住在南門那邊,左數(shù)第三戶。”
婆婆:“我兒和孫是木匠。”
年輕人點(diǎn)點(diǎn)頭:“行,都記上了,來,按個(gè)指紋。”
說完他打開一盒印泥:“一式兩份,兩份你都按上,這一份你帶回家去,要是家里還有別人在,讓他也過來,一家一份就夠了。”
婆婆按完指印后連忙側(cè)開身子,讓兒媳上前來報(bào)。
“這就是你家的戶籍了,你家既然就你們兩個(gè)人,戶主就是你了。”年輕人看了眼婆婆,“讓你媳婦當(dāng)戶主也行。”
媳婦連忙說:“讓我婆婆當(dāng)戶主!我不行!”
婆婆:“”
“行了,走吧,三天后會(huì)有人把身份憑證送去給你們。”年輕人指了指另一邊,“跟他們走。”
媳婦和婆婆茫茫然的拿著一張紙走去另一邊。
婆婆已經(jīng)傻了。
她成戶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