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139章 (第1頁)

得知醫(yī)生們已經(jīng)開始晝夜不停的研究醫(yī)書,互通有無的時候,阮響正在礦山,她手里端著一杯涼白開,桌面上攤放著賬本,近日來的產(chǎn)出密密麻麻,一眼看過去叫人頭昏眼花。

“要我說,你就該多收幾個孤兒,自幼養(yǎng)在身邊,這樣的才忠心呢!”麥兒坐在阮響身側(cè),她逃荒的時候年紀(jì)不大,如今又蹦高了一些,上回測身高,竟然將將到了一米六。

阮響笑道:“這怎么行?那不就和以前的大家族長差不多了嗎?”

麥兒“嗯”了一聲,有些惆悵道:“咱什么時候,才能打去南方呢?”

幸好屋內(nèi)此時沒有旁人,否則必然要為麥兒的這句話驚出一身冷汗,他們?nèi)缃裰挥幸豢h之地,就敢圖謀一國了嗎?

只有阮響明白,麥兒還在想她的爹娘,或許麥兒也知道他們相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只要抱著那點微薄的念想,那就還能有點希望。

阮響也無法回答她這個問題,只問:“你若是嫌在礦山太累,不如我給你換位子?”

麥兒擺擺手,她已然不是曾經(jīng)那個連怎么燒炭都不知道的村姑了,她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這個位子有多重要——礦產(chǎn),尤其是鐵礦,這才是阮響的立身根本,沒有鐵礦,就沒有工廠,沒有蒸汽機,沒有所謂的生產(chǎn)力變革。

而她,是阮響選中的,要將這立身根本牢牢抓在手里的人。

礦山的賬本只在她一個人手里,除她以外,沒有第二個見過。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壓力,但麥兒也知道,這是阮響對她的期待,而她從小到大,從未被人這樣期待過,那她能怎么辦?為了這份期待,她只能死而后已了。

“快入秋了,我已經(jīng)叫人先送蜂窩煤到這邊來。”阮響看著麥兒,“你要記著,煤不能在礦洞里燒,棉衣皮裘也先送到這兒。”

麥兒:“去年秋冬就很冷了,就怕今年更冷,若溫度實在太低,只能先緩一緩。”

溫度計早就送過來了,每個礦坑都放了一個,時刻監(jiān)察坑洞內(nèi)的溫度,以防火把燃燒過程中造成溫度太高,以前就常因這個致使工人暈倒。

因為缺氧而暈的也不在少數(shù)。

礦山的工資高,但其辛苦程度,在麥兒這個逃過荒的人來看也是世所罕見。

所有新打的礦洞,麥兒都必須親眼看著他們先把通風(fēng)口打好。

讓馬二和周昌難以忍受的礦洞環(huán)境,對麥兒而言,已經(jīng)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那些送過來服役的沒鬧事吧?”阮響又問。

麥兒:“能鬧什么事?不聽話的,餓幾頓也就好了,倘若再不聽話,兩鞭子下去,老馬也能站起來。”

麥兒的臉上不自然的露出兇相來:“欺男霸女還能活下來,這是你慈悲,他們不愿意干活,這是他們不識好歹!”

“對了,來年是不是要繼續(xù)擴(kuò)張了?”麥兒對于擴(kuò)張很是渴望,原因無他,還是手上能用的人不多,她也算是領(lǐng)導(dǎo)了,曾經(jīng)的固有思維早就被潛移默化的改變。

她曾經(jīng)不理解阮響為什么總是嫌人少,人少,吃的就少,多輕松啊。

可管理了礦山之后,她才發(fā)現(xiàn),人少,能挑選的人才更少。

而礦山是很需要人才的,礦車需要修理,軌道需要鋪設(shè),架子需要熟手的木匠去打,甚至于挖礦的工具,也需要推陳出新,讓礦工們能在挖礦時更加省力。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