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們都走上城池投石,為什么?”
“難道他們不知道遼國士兵的強悍嗎?不知道他們等不到援軍嗎?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嗎?”
有士兵說:“遼人會掠民為奴,生不如死,他們還會屠城?!?/p>
阮姐點頭,認可了他的話:“錢陽縣不抵抗,是因為我們還算守禮,并未宣揚反抗便屠城,而有錢陽縣的例子,清豐縣自然愿意投降。”
“但最重要的是,清豐縣的和我們息息相關,老百姓要仰仗因我們而來的商人過活?!?/p>
“我們掌握了他們的生路,就擁有了給他們制定規則的權力,當所有人要仰仗我們才能生存的時候,需要我們主持公道的時候,哪怕這些城池還在遼國手里,還在朝廷手里,實際上也是我們的了?!?/p>
“誰制定了規則,誰就鑄造了秩序,誰鑄造了秩序,誰就是真正的統治者。”
兵丁們能聽懂的并不多,但很快,阮姐就用更易懂的話說:“倘若你們的村子,只有一個貨郎會來賣鹽,他的話有沒有分量?”
士兵們:“自然有!村長都要敬他三分!”
阮姐又問:“倘若他不來了呢?又或是告訴你們,若明年你們不種旱稻,便不來賣鹽,你們種不種旱稻?”
士兵們明白了。
“那就不得不種了?!?/p>
“否則殺了他,我們還是沒有鹽。”
喬荷花當時還是沒懂,回到宿舍后,還是戰友掰碎了揉細了,仔仔細細的告訴她,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像軍營,阮姐鑄造了軍營里的規矩,造就了軍營的秩序,于是所有士兵都要聽從她的話,因為沒有人想失去這種秩序。
因為人人都能從這秩序中得利。
沒了軍營,他們又能去何處呢?沒了阮姐,他們還能去哪里討生活?
他們只能聽從她,也必須聽從她。
戰友當時喃喃道:“這才是王者之道,真正的王道?!?/p>
“是比暴力更強大的力量,無人可以抵抗的力量?!?/p>
這一套可以用在錢陽縣,那能不能用在遼國?用在契丹?用在朝廷?當所有人都必須仰仗他們的規則和秩序,那么即便他們不是漢人,也是漢人了。
“這是絕頂的陽謀!”戰友當時便面紅耳赤,“阮姐所謀所思,是為千秋計!倘若能化夷為漢,何來戰亂殘殺?倘若倘若四海賓服,是為華夏,則我華夏衣冠永存?。 ?/p>
喬荷花還想不到什么華夏衣冠不衣冠的。
但她認真想了想,自己好像沒說什么影響團結的話。
罵句狗日的應當也沒什么吧?
至于這個年輕士兵
哎,她畢竟是長官,批評報告還是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