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下學,婉青剛到家,還沒來得及吃口飯,門外就傳來了蘭舟的喊聲:“青青!青青!”
婉青忙放下剛拿起來的碗,大步跑了出去。
她推開門,看見蘭舟站在門口,眼眶和鼻頭都泛紅。
“咋了?”婉青細眉一挑,“誰欺負你了?你同我說,我告老師去!”
蘭舟擺擺手,她吸吸鼻子,細聲細氣道:“不是是老家的親戚投奔來了,我兩個表妹,連身能入眼的衣裳都沒有,你有不穿的衣裳嗎?借借我兩件,等給她們買的新的就還你。”
“投奔來了?”婉青嚇了一跳,忙把蘭舟拉到一邊去,“北邊這是咋了?這兩個月逃過來的可不少,城外新搭了不少棚子。”
不是逃來的都有親戚可投奔,多數只能拿到臨時的身份憑證,先搭個棚子去找個活,好在如今各個廠子和作坊都缺人,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都能找到活,等掙了些錢便在入冬前租間屋子,畢竟冬天可不能住棚子。
只是來的人越來越多,能租到的屋子越來越少,常常一間小屋都有好幾家人搶,價也越來越高。
官府便在城外劃了一塊地,叫人在城外修起方方正正的屋子,沒院子,但這樣修著快,也省地,聽說到時候租金都便宜,只要是窮苦人家都能租。
但只要是在城里有親戚的,都不愿意住到城外去。
蘭舟抹了抹眼角的淚珠:“瘦得不像人了,只剩一把骨頭,也不會說這邊的話,一路討飯過來的,要不是我娘今天出城采野菜,恐怕就是他們住在城外也碰不上面”
“這就是緣分了。”婉青嘆道,“你等等,我給你拿兩件衣裳去,我穿著都小了,不急著還。”
蘭舟點點頭:“伯伯和嬸嬸都要先養著,做不得活,你待會兒有事不?沒事咱趕海去,好歹也是點進項。”
如今曬干的海貨不缺人收,只是價格越來越低,不知道要曬多少海貨才能掙到買個饃饃的錢,好在她們家有院子,能在院子里曬,雖說耗費了一點功夫,不過能有進項也不嫌少。
這么一瞧,有個院子也是好事。
婉青跑回屋里,掀開柜子,從中拾掇了兩身衣裳,托在手上給蘭舟送了出去。
“你家還住得下不?實在人多,你就來我這兒,跟我住一個屋。”婉青有些擔心,“我自有一個屋子,擠得下。”
雖說有個小院子,但其實就三間房,大哥住一間,二哥三哥住一間,婉青住一間,這是老時候的規矩,大哥是長子,得有單獨的屋子,婉青是姑娘,也得有單獨的一間,自然老二老三只能擠一擠了。
“還擠得下,兩個表妹瘦。”蘭舟有些語無倫次,“手腳跟木柴棒似的,看著一碰就要斷吃東西也不行,我娘煮了豬蹄,沒吃兩口就吐了”
“還想把吐出來的撿回去吃”
說著說著,蘭舟又哭了,她也不嚎啕,只低著頭啜泣:“聽嬸嬸說,我還有兩個表妹,都是路上沒的,表哥在北邊入贅了,不敢帶著嫂子和孩子們逃過來”
“哎。”婉青嘆了口氣,她想說點什么安慰蘭舟,最終卻只能又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