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621章 (第1頁)

當第一顆成熟的土豆從地里被挖出來的時候,耗時近一年的表彰大會終于要舉辦了,地點自然定在了四通八達的太原,場館由曾經一戶官宦人家的別院改動而成,為了容納更多人甚至拆除了屋頂,將日子定在了一個艷陽天。

民間并非沒有高人,在漁民中仔細挖掘,也能挖出能粗略預判天氣的老漁民。

畢竟海上的天氣變化更要人命,漁民數十年如一日的打漁,代代相傳的經驗總能養出那么幾個人才來。

能辨識天氣的人才被阮響視為瑰寶,他們甫一展現才華,就立刻被官吏們厚待,幾乎是敲鑼打鼓的送往了學校,明明大字不識,卻成了老師教授,一夜之間鳥槍換炮,成了被所有人尊敬的賢人尊師。

除了漁民以外,讀書人中間也有“不務正業”的,不那么愛讀詩經典籍,卻偏愛一些旁門左道,有愛種植花草果木的,被請去改良水果,尤其是西瓜,有愛鉆研天象的,便被請去鉆研天文。

不過如今還沒有正兒八經的天文望遠鏡,勉強做出來的則巨大無比,需得將整個屋子改裝。

這類“不務正業”的讀書人,待遇倒是比想著當官的讀書人好得多。

不僅每月有固定的報酬,還不必自己掏養老錢,雖說不能大富大貴,但日子很順遂,偶爾想奢侈一把,也只需要存上那么一兩個月的報酬。

自然了,想買房花大錢,就得節省一些。

馬二忙到接近日落,才從書房里走出來——她自從坐鎮太原,就少有出門走動的時候,屁股就像在椅子上生了根,有時忙起來,連吃飯都是勤務兵送到書房來,要不是勤務兵提醒她,她走不愿意在書房里踱步。

“可見以前的官老爺,也并非個個肥腸滿肚,困在房內也不輕松?!瘪R二笑著凈手,她嘆了口氣,“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去別處,這太原公事繁多,但也不是什么大事,還是在鄉間地頭跑跑舒服?!?/p>

勤務兵跟了馬二兩三年,并不怎么緊張,還能和馬二打趣:“馬主任又想去前線了?那可不行,阮姐剛回來,你要是再去,遼國就得以為咱們要打過去了?!?/p>

馬二擺擺手:“也就想一想,凡事還是要聽阮姐的安排?!?/p>

馬二剛凈完手,外頭的小吏腳步隆隆地跑了進來,剛站定便喊道:“馬主任,王廠長來了。”

馬二愣了愣,一時間想不起王廠長是誰——但她很快回過神來,嘴角帶笑道:“請她去會客室坐,泡壺好茶,別是茶沫子?!?/p>

大約是以前受窮養成的習慣,馬二舍不得喝好茶,都是待客時才肯拿出來,平日自己喝的都是茶沫子碎茶葉。

要說喝不起也不是,官衙里的一應事物都不必官吏自己花錢,連食堂都是本地財政撥款,只要做了官吏,掙大錢不可能,但餓肚子也不可能。

不過馬二畢竟不是普通官吏,她既是一地主官,也是阮響的心腹,對馬二來說,如今的阮地也像是她的孩子,所以她治下極嚴,別說貪腐,就是稍有沉迷享樂的苗頭,都得被敲打一番。

馬二走進會客室,果然見到了自己預料中的人,說起來也是好笑,這么多年了,她竟然還會偶爾忘記對方姓王,畢竟日子叫麥兒叫習慣了,差點真以為對方姓麥。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