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曉得味道的就自去拿一段嘗嘗,味道么,沒什么味道!”
“不過曬干了能磨粉,就和面粉一樣,也能做成饃饃和面餅,就是不如白面好吃,白面吃著有甜味,這個吃著沒味。”
娜紗去取了兩段玉米,一段給廠長,一段自己拿著端詳,她小聲說:“雖說也是結穗子,但這個有棒,不像稻子,一打就全下來了。”
娜紗啃了一口,好在這玉米不硬,但也確實像婦人說的,沒什么滋味,不甜不苦,不軟不硬。
“這是能當主糧吃的。”廠長吃了一口后說,“有些味道重的,那只能當菜,當不了糧,就是味道淡,才能日日吃。”
不過二人對玉米的評價都不高,實在這玩意長得怪模怪樣,雖然味道像主食,但長得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倒是土豆和紅薯得到了不錯的評價。
“長得跟芋頭一樣。”廠長說,“不過不黏,吃起來也沒味道。”
“我喜歡紅薯粉。”娜紗吃了一小碗紅薯淀粉做的粉條,她還是第一次吃這玩意,很是雀躍地說,“而且弄成了粉,也就好保存了!”
這也是解說的婦人說的——紅薯還好,土豆倘若放在密閉的空間里,發芽之后漸漸會散發出毒氣來,所以哪怕是地窖,也得在陰暗的地方弄幾個通風口出來,免得人下了地窖出事,且還要時時觀察,發芽后就不能吃了,那也有毒。
不過倒也沒什么人怕,畢竟糧食一旦受潮,發了霉,人吃了也要“中毒”,輕則上吐下瀉,重則一命嗚呼。
“玉米也能做淀粉。”旁邊有人說,“而且玉米桿子還能熬糖,我都吃過了,那糖味也不差,種玉米不僅有糧食,桿子還能制糖,這買賣不虧的。”
“倘若種得人多,那咱們自己也能做制糖廠子了。”那人嘆氣道,“如今制糖,還是靠南邊運過來的甘蔗甜菜。”
糖如今賣的不貴,但也不算便宜,畢竟不像鹽,只要有鹽湖鹵井和海,就能源源不斷的產,糖的原材料必須要耗費人力去耕種,而北邊如今糧食都只能勉強自給,更別說去種經濟作物了。
娜紗愛吃糖,她好奇道:“比麥芽糖滋味如何?”
那人想了想:“比麥芽糖滋味淡些,不過做麥芽糖得有糯米,那玉米糖不用,將桿子搗碎了加水揉,再將水濾出來熬煮,熬得差不多就成了,只廢些柴火,不廢糧食。”
“這倒是好!以前用柴火多不成,如今咱們有煤,這就不怕了。”
“蜂窩煤便宜,可見玉米怪是怪了點,也喜水些,但種它的人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