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023章 (第1頁)

但在阮地,孩子多是就讀同一個小學中學,學生中間有家貧家富,攀比之風自然勝過從前。

長輩尚且還能憶苦思甜,但對這些長于錦繡的孩子來說,苦難是不存在的,攀比則可以劃分人群,重建階級,他們能從同學艷羨的目光中獲得更多滿足,在一次次攀比里塑造自己的性格。

這是老師無論如何耳提面命都不能解決的問題。

除非父母有意識的去限制孩子的享樂程度,“刻薄”對孩子的支出,但對于這些吃了一輩子苦,又幾乎沒有教育意識的父母來說,明明有能力讓孩子過好日子,讓孩子在同齡人面前更有面子,卻不去做,反倒是一種折磨。

當父母的千辛萬苦干活掙錢,不就是為了讓孩子不吃自己曾經吃過的苦頭嗎?

“要說咱們這兒,日子是好過,可我怎么覺得,麻煩倒是比曾經更多了?”張大富不明白。

女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支吾道:“許是課本里說的,人衣食無憂后,便會追求精神上的東西?”

紈绔子弟們不缺吃少穿,他們追求的,是“我不與他人等同”的優越感。

這樣的優越感能促使他們去干長輩們不許的事,去干違背大環境里公序良俗的事。

張大富揉了揉太陽穴,他搖搖頭,不再去想兒子,先叫他在牢房里蹲著吧!倘若他因此怨怪父母,那他即便不與兒子斷絕關系,也要因此心涼了。

更何況作為父母,他也更愿意相信兒子本性是好的,只是被騙了,被帶壞了。

“聽說要抽調你去錢陽那邊,研究石油分煉的活。”張大富盡力不去想兒子的事,“這幾日,恐怕就是你我二人共事的最后幾日了。”

女工便也順著話頭說:“張工教我頗多,便是不再共事,也有半師之誼。”

“是你教我頗多。”張大富真誠道,“到底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活,我老了,跟不上了,今年做完,或許就退下去教書了。”

張大富有些遺憾,他是被阮響親自提拔的,而親耳聽見阮響評價他是民間少見的工科人才,可惜被耽誤了太多年,以至于大半天賦都浪費了。

浪費了

他為此難過了許多年,他原不知道自己是金子啊!等他知道的時候,他已經褪去了金子的光彩,幾乎要歸于平凡了。

女工并不提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擔心刺激到張大富,她吃著菜,只偶爾和張大富說話,等吃過午飯,將餐盤拿起來后,才忍不住說:“張工,便是去當老師又哪里不好呢?受人尊敬,學生里但凡出一個人才,便是你又為這世界多做了貢獻。”

“便是令郎,也還未鬧出什么大亂子,還有補救的可能。”

張大富笑了笑,只是笑容苦澀,不過仍是問道:“聽說石油能分煉出液壓油、汽油、瀝青等等,不知你是負責哪一塊。”

女工沒有看他,只低頭說:“這是機密。”

張大富愣了愣。

原來,他已經接觸不到阮地的機密了。

他是真的老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