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木頭指著喜娘掏出來的罐頭,他在村里的時候可沒見過喜娘他們掏出這樣的東西。
喜娘他們二十多人,自然不怕木頭這五個人起歹心,她用小刀撬開罐子,里面是凝結的肥油和豬肉,這肉罐頭不像糖水罐頭一樣能放,通常建議半年內就把它吃了,所以喜娘消耗起來也不心疼。
山路難走,工作難做,要是一點好處都不讓隨行的人享受,那么即便他們有再多的動力,恐怕都很難堅持下去。
他們懶得生火,罐頭撬開了便用小刀將油脂抹在干餅上,又放上一點碎肉,嚼吧嚼吧就能咽下去。
雖然是涼的,但他們體力消耗大,油脂仍舊能撫慰他們的身心。
風林這些在匱乏物資環境下長大的人就更不會嫌棄了,都很珍惜的吃著干餅。
別說肥油,在山上,連干餅都吃不到,口糧通常要混著各種野菜,就是偶爾能打到獵,從陷阱里抓到野兔野雞一類的獵物,這些獵物身上也沒什么油脂。
“我們要先識字?”入了夜,一群人在背風處生起了火,終于圍繞火堆喝起了熱水,又吃上了暖和的食物,喜娘才終于告訴他們,下山后他們要做什么,風林指著自己的鼻子,一臉的不可思議和畏難,他縮著脖子搖頭,“不行,我認不了字,也學不了那什么漢話,我做不到!”
最聰明的風林都這么說了,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
他們已經沒那么怕喜娘這一行人了,甚至還議論起來:“我可以砍樹,砍木頭,搬石頭,開荒,我肯定學不會寫字,我這么笨。”
“那是厲害的人才能學會的東西!”
他們不斷搖頭,力證自己蠢笨不堪,只能做力氣活。
喜娘卻說:“我們不缺做力氣活的人,如果你們不愿意學,那現在就回去吧。”
他們互相看看,都說不出要回去的話——村子里買鹽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此時回去了,還不是因為被害才回去,沒辦法和長輩們交代,他們五個人不值錢,起碼沒有鹽值錢。
“既然你們都不想回去,明天在路上,我就先教你們拼音。”喜娘,“你們要是愿意,除了漢字以外,也可以順便學學西夏字,拼音都是共用的。”
幾人連連搖頭,學兩種字?殺了他們都做不到!
看來這漢字,是非學不可了。
不過風林他們都是很絕望的答應,恐怕過不了多久,這些外來人就會知道,他們實在是學不會的,到時候再趕他們走,他們該怎么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