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很難得的東西,倭國的禁肉令面向的是所有人,就連皇室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吃獸肉,私下里吃是很無所謂的,但無論如何,都得表現出自己對禁肉令的遵從。
由于禁肉令,倭國也沒有什么養豬的人家,最多就是皇室或領主的莊園里養上幾頭,足夠主人家吃就行了,平民或者武士想吃,就只能看有沒有運氣打到野豬。
周景玉這兩天吃的豬肉都是罐頭。
她在青州時是從不吃罐頭肉的,由于家境富足,爹在年輕時是酒樓的廚子,后來自己開了個飯館請了廚子,所以平時技癢的時候都會在家中給她做大餐,偶爾放假回家休息,爹能整治出一大桌來。
什么紅燒肉、排骨、魚,周景玉過了十歲后家里就不缺了。
剛開始吃罐頭,周景玉還覺得別有風味,甚至還挺好吃。
吃久了,她就覺得還是現做的好。
不過,周景玉現在不覺得罐頭有哪里不好了。
畢竟不吃罐頭,這里的飯菜讓她覺得自己似乎是個大胃王。
腳凳一樣的高腳膳上擺著幾碟小菜——這是女仆嘴里的漬物,當地只有貴族能說愛吃的好東西。
其實就是腌菜,幾根小小的腌筍,腌蕨菜,還有幾片腌藕片,熱菜是一小份煮出來的鮑魚,調味只有鹽和醬油,那一小碗米飯,周景玉看著都覺得餓。
但從女仆的表情來看,這應該能算是非常豐富的一餐了,很奢華。
而周景玉想吃飽,一般要吃上兩三份。
使團里真正的大胃王要吃飽,得吃上五六份,吃完還得自己加餐。
可罐頭的量是不足的,周景玉也不知道她們會在這里待上多久,在她能學會基本的倭國話之前,她們恐怕很難向內陸進發,否則即便到了石見國,也只能全部依靠蔡奇。
這里可不是阮地,不是青州,把一行人的安危和對外交流的能力全部寄托在蔡奇一個人身上,顯然讓人不能安心,哪怕周景玉知道蔡奇不敢對她們做什么。
只是即便罐頭不夠多,周景玉還是會把肉分給小女仆,她不能改善所有女仆的飲食——她和蔡奇商量過了,但蔡奇的理由無法反駁,他自己都只能吃罐頭,花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獸肉。
小女仆每天都被周景玉要求和她一起用餐,周景玉要親眼看著她把肉吃下去。
并且周景玉還讓蔡奇買來了磨盤和驢子,這樣就有豆腐吃了。
小女仆的臉上漸漸有了肉,不過十幾天的功夫,她似乎還長高了一些,說話的口齒更加清楚,還學會了幾句漢話。
而周景玉的語言學習能力隨著“老師”的進步,也有了顯見的變化,日常的一些用語她已經能夠流利的說出來了,長句還有些艱難,但配合著里面的詞和漢音,勉強能猜出其中的意思。
“妻子?”周景玉對陪她說話的小女仆否認道,“我不是他的妻子。”
小女仆愣了愣,她似乎不能理解周景玉的話,艱難地比劃著:“景玉君和主君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