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的衣服和楊竹書的新衣也沒什么差別,只是上衣多了兩個口袋,胸口多了個布條,布條上繡著字,只是她們偶爾側身說話,楊竹書也看不清那布條上繡的是什么。
等她離得近了,才能聽見她們談天的內容。
“明天又要考試,我最煩地理了!怎么不能日日考國文呢?”
“國文還要寫作文,你是怎么憋出那么多字的?我看還是數學好,套好公式不就罷了?還不用瞎編?!?/p>
“只不考化學,我覺得別的都行?!?/p>
“什么時候不用考試就好了,我媽上回看到我的地理成績,回家狠罵我一頓,她也不想想,我們一家以前可都是文盲,難道還盼著我當文曲星?”
“反正中學讀完了我就不讀了,我考吏目寫話本去?!?/p>
“進成呢?你讀完中學還往上讀嗎?”
名叫進成的姑娘嘆了口氣:“要讀的,我爹媽盼著我當研究員,他們有個老鄰居當了研究員,聽說如今在青州那邊,住得是三層小樓,為著這個,日日叮囑我,說要我給家里掙一套樓出來?!?/p>
“但我對機械沒有興趣?!惫媚镉謬@氣,“我想學語言呢,但上了大學才能學語言課,可我要是上了大學,家里不肯叫我選語言的,只會叫我學物理機械?!?/p>
“如今學數學物理的太多了!姑娘們都是一頭往里扎,想出頭多難呀,我看你想的的也不差,如今會西夏話的人多吃香?尤其還會寫西夏字的,哪個商戶不是捧著錢求人?便是官府,也聘了不少譯者,回鶻離西夏近,不是說回鶻王已經有獻國之心了嗎?咱們要是學會回鶻話,將來難道沒有前途?便是回鶻話沒了,那周邊還有那么多小國呢!”
楊竹書聽著她們從學業艱難聊到了國家大事——
“回鶻人越發多了,以前只往青州去,現如今來太原的定居可不少,聽說還有不少回鶻人來從軍的,我看吶,回鶻已經是咱們的掌中之地了,只看阮姐何時去取。”
“那要等西夏的路修好,否則大軍過去多麻煩?!?/p>
“也就一兩年的事,要把西夏全境的路修好不容易,但只修從西夏到回鶻的路卻不難?!?/p>
“再過一個月就放假了,我同家里人說好了,等放了假,我要同家里的兄弟姐妹一塊去西夏游學。”
“什么游學?游玩才對吧?你爹媽同意了嗎?”
“凡跟學有關的,他們就沒有不同意的。”
“我還是想到青州去,青州有船要去流求,聽說流求尚未經王化,還是蠻荒之地呢,只在唐書里有記載,以前宋人有本諸蕃志,說是流求國在泉州之東,那邊還有許多小島,不過這樣的地方,經略過去又有什么用呢?”
“那你還想去?”
“去看一看嘛,我還沒有出過海呢!”
“島也有好處呀,咱們的船要出去,不找地方補給嗎?以前都在倭國補給,多一個地方哪里不好?流求人倘若未經王化,日子不好過,難道咱們的人去了,不教他們種地,不教他們蓋房子么?”
“對對對,這個道理很是?!?/p>
“聽說流求人還會為禍福建路,咱們的船去了,也好讓他們不要再過去為非作歹。”
楊竹書聽得起勁,直到跟人走到了學校門口,這才停下腳步——糟了!她忘記怎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