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看著眼前的布料,正是她先前看到的那張屏風(fēng)沒錯了,可是才多久的時間,這張屏風(fēng)竟然易了主。
先前被莊主趕去搬貨的王守來如今跟定了宋九,總算能有份正經(jīng)事兒做,今個兒過來就是勸宋九一定要接下這樁繡活,莊主特別交代的。
若是宋九一個人忙不過來,小繡娘柳妙芳也可以留下來打下手。
祖宅里清靜,宋九自然不會將他們留下,也不知陶三娘給她安排兩人是監(jiān)督她怕她偷懶呢?還是有心想讓兩人在她這兒學(xué)點(diǎn)兒手藝。
宋九接過布料和畫像,同意盡快將屏風(fēng)繡好,也叫兩人先回去。
宋九沒有問屏風(fēng)為何易主的事,王守來原本還以為她不會答應(yīng)呢,也擔(dān)心她問起來怕惹上麻煩,早已經(jīng)打好了腹稿,誰知都是無用功。
宋九目送著兩人離開后,她轉(zhuǎn)身回了院里。
不是她不奇怪這張繡屏易主的事,而是她決定在梅莊做個繡娘,且一直做下去,那個與她師父有淵緣的陶三娘,她一定要讓她看看自己所學(xué)到的手藝,似乎只有這樣,她才算給她師父交出了成績。
或許以后她還能見到師父。
宋九這一次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慢慢地做,而是會在農(nóng)忙之前將屏風(fēng)繡好后送城里去,以至于今個兒任家小院里殺豬,她也沒有去,一邊帶著孩子一邊刺繡,往繡架前一坐就是一個下午轉(zhuǎn)瞬即逝。
任家小院里好不熱鬧,幫著來殺豬的鄰居都吃了殺豬飯。
即使水鄉(xiāng)村的村民們?nèi)兆舆^好了,也不至于家家戶戶隨時能吃上肉,能吃上一頓殺豬飯?zhí)『绷恕?/p>
吃完了,鄰居幾位婦人還會留下幫忙處理豬下水。
任婆子今個兒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她不太喜歡張揚(yáng)的,這一次是頭一回。
第二日任家辦宴席的時候,全村的人都來了,也不用任家想辦法,村里人就自帶桌子板凳,自帶碗筷。
任家小院坐不下了,就往村道上坐往田埂上坐,總之能有個地方吃就成了,這股子熱鬧勁頭不小,堪比過年時節(jié)。
村里做席面的師傅大清早的過來,也不讓任家給席面錢,一個個的直接上了手。
兩筐魚,兩頭大肥豬,一頭羊,還有幾籃子雞蛋,再加上宋九做的咸雞蛋,廚房里早已經(jīng)傳出了菜香。
宋九做了一早上的繡活,才帶著兩個孩子來任家小院,那會兒大嫂二嫂已經(jīng)在院里忙活了。
任家三個兒子更是忙得腳不沾地。
周大業(yè)帶著一群村里的老人家坐在院里頭,年輕人和小孩都坐外頭去了。
這一天就這么鬧哄哄的過去,等村里人都散了,院里院外也都清理干凈,天早已經(jīng)黑了。
任婆子將一家人叫到一起,宴席上沒有剩下的吃食,大家伙的食量都大,所以也沒有什么分給三家的,但是先前三家交上來的錢卻得還回去。
宋九當(dāng)時給了四百兩銀子,是三房全部的家底。大嫂給了六十兩銀子,也是沈秋梅存了好久的錢。
余下的是三房交出來的二千多兩銀子。
大房和三房的錢如數(shù)還回,這一次打官司花了一百五十兩給沈家大哥寫狀紙,還有請村里人吃席的錢都由二房掏了。
二房落到手的還有一千九百兩,任婆子也不想替三家管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