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心頭也不好受,自打她被宋家一車糧食賣到了任家后,她再也不想回宋家了的,可是內心底,卻時常想起這個弟弟。
以前暗中幫助一下,也不過是舉手之勞,她不是不想見到弟弟,而是不想見到母親,從小到大母親的偏心和遺棄,使她心頭一直有個結。
“二姐。”
宋來喜稚嫩的聲音喊了她,像以前宋九被打被關之時,他將自己的口糧往她嘴里塞時一樣,也是這么喊她的。
小的時候,宋九嫉妒過這個弟弟的,因為他是宋家的孫,是兒子,而她和宋六是宋家的奴仆一般,一母所生,待遇完全不同。
宋家人這么待她們也就算了,母親更是如此。
“二姐,孩子是師父所救,中間雖有誤會,但是他并沒有真正的陷害兩孩子,反而對兩孩子有了敬畏之心。”
宋來喜想起自己送走兩孩子后回來,師父在書房跟他說的話,他暫時不會回京城,交代宋來喜好好讀書,同時他會留下來守護這兩個孩子。
于天下計,他師父沒做錯,于皇命,他師父卻是背叛。
宋來喜知道了來龍去脈,內心也不能平靜,他心頭暗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之中有一個是天下蒼生的貴人,可是這些話不能跟姐姐說。”
宋來喜擔心給外甥惹來禍事,就這么看著姐姐,欲言又止。
也就是宋來喜的一番思慮,反而讓宋九知道了來龍去脈,她看著弟弟,替兩孩子有驚無險的經歷而松了口氣,同時對這位欽天監的大官員也放了心。
于是宋九見院里也沒有別的人,這就前言不搭后語的跟弟弟小聲說道:“來喜,你現在聽好了,南夫子是欽天監的大官,本事不少,你一定要好好地在他身邊學習。”
宋來喜震驚的看著姐姐,他是覺得師父有些不一樣,就是怎么也沒有想到師父是欽天監的人,難怪能懂得這么多的,難怪會受皇命派來安城對付貴子。
只是宋來喜內心也有自己的主意,這就說道:“二姐,我想好了,我會跟著師父好好學,但是我更想參加科舉考試,我想出人頭地,以后大姐和二姐在娘家也有靠山了。”
宋九心頭感動,原來這才是弟弟努力讀書的動力,可是她也知道,科舉考試哪有這么簡單,全國上下這么多的讀書郎,可三年才出一位狀元,那是天之驕子,哪是一般人有這么幸運的。
“其實中了秀才就已經很不錯了,我相信大姐跟我一樣的想法,弟弟不要太過辛苦,寒門出身的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經很努力了。”
宋九不希望弟弟對科舉試太過執念,有多少人被鄉試擋在了外頭,到老都不曾中舉,又何談中狀元。
宋九替弟弟整了整衣裳,接著說道:“中個秀才,有了學識,再跟著師父好好學習,這就是大姐和我對你的期待,你也別想著大姐會在青花樓里受苦,她現在不在青花樓了。”
宋來喜一聽,終于動容,連忙問大姐的去向。
宋九卻是嘆了口氣,說道:“大姐過得很好,以后我會告訴你她去了哪兒,你別擔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