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畝,就是方地主家那片,你可還記得,你先前還去那里干過活。”張文遠再次說道。
“你是說方地主家?”
“對,就是那里!”
“他那一片都要賣嗎?”張子軒再次問道。
“對,前段時間就放出來了,只是那地太差了,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人來問。”
“這樣呀,那要多少一畝?”張子軒再次問道。
“他那是成片賣,有九十一畝,如果一次性買完的話,只需一兩半就可以,如果買一半的話,那就一兩八了。要么就買一半,要么就一整片買,他不分開賣了。”
“這么便宜?”張子軒不可置信的問道。
他還以為,至少也要二兩銀子呢。
“是挺便宜的,但就算是這樣,也從來就沒有人來問過,如果你確定要買的話,那明日我就帶你過去看一下!”
“成,那就明日吧,明日再去那這瞧瞧!”張子軒笑瞇瞇的說道。
接著張文遠又將一些實際的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有利有弊,無論好壞,他都講清楚。
待回去時,黃玉蘭還給張子軒包了很大一包的糯米糍粑。
哪怕張子軒一直推卻,卻依舊被她塞了進來。
“黃嬸,那子軒就不客氣了!”
“你這孩子,跟嬸子還客氣什么,有空就多來嬸子這里坐坐!”
“嗯,謝謝嬸子!”張子軒笑瞇瞇的說道。
直到回到村尾,張子軒嘴里的笑意都沒停下來過。
“怎么?談好了?”簡秀笑問道。
看他這副樣子,簡秀大概就知道,已經(jīng)八九不離十了。
“嗯,剛好有一處,明日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明日呀,也成。”
原本她是想著明日在家里做醬油的。
但如今想想,今天這黃豆已經(jīng)蒸好了,明日天氣好的話,直接拿出來晾曬就成了。
次日。
天還沒亮,兩人便已經(jīng)起床了。
這兩日,都是由張子富趕馬車送幾個孩子上學。
待她與王秀英將黃豆晾曬好,張子富也已經(jīng)回來了。
其實那片地方也不遠,馬車的話也不過就是一刻鐘的事情。
馬車里,這一次是張子軒趕馬車。
“你說那些片地是在山腳下?”簡秀朝著前面趕馬車的張子軒問道。
“嗯,我以前在那里干過活!”
“那土壤濕嗎?”
“有點濕,但基本都是沙質(zhì)土壤!”
“這樣呀”
“到了,里正叔,這里!”坐在前面的張子軒看到張文遠,立刻招手說道。
看到是馬車,張文遠也沒有好奇。
張家村就這么點地方,他們有馬車的事情,當天就已經(jīng)傳得沸沸揚揚了。
“里正叔,昨晚我們商量過了,那片地方我們都要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再便宜一些?”
張文遠一上馬車,簡秀便朝著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