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包氏也有她的可用之處,她心眼子多從不肯吃虧,雖然都是些小心眼兒,但是護短有護短的好處,與人爭論起來,那嘴皮子一溜溜地可不怕得罪誰。
所以果兒一開始就跟包氏商量了,讓她在幾個地方走動看著,哪里有事支應著就成。
這樣的安排正合包氏的心意,于是每天早上,包氏穿上新做的一套細布夾襖,頭上插著一根亮晶晶的梅花型包銀簪子,腰里的荷包裝上滿滿一包瓜子零嘴,開始三個地方晃悠著去監工了。
做工的婦人都知道這作坊背后實際做主的是果兒丫頭,且對包氏的性子大家也都了解一些,所以對她這番作為毫不在意,面對著包氏都笑臉相迎,殷勤中透著一絲巴結,包氏心中更加愜意,主人的架子擺得越發熟稔。
“田嫂子,你家這炕,摸著可沒有人蓮秀家里燒的熱哈,別省柴火,熱水也供應足了,大家辛辛苦苦的做工也不容易,可不能凍著渴著了?!?/p>
包氏逛到田嫂子家里,坐到炕上伸手摸了摸席子底下揚起下巴說道,一副公事公辦的派頭。
田嫂子被說的有些尷尬:“三柱媳婦兒,昨天大家伙都說炕燒得太熱了,一出屋子倒有些適應不了外頭的冷,所以今天就少添了兩把柴,你要是覺得有些冷了,我這就接著燒。”
說完田嫂子放下手里的針線就要下炕。
旁邊低頭做工的幾個婦人忙拉著她說這樣剛剛好,可不敢再燒了。
一個年輕媳婦對包氏道:“三柱嫂子,你剛從外頭進來自然覺得冷,我給你倒杯熱水去?!闭f罷就要下炕去倒水。
包氏拉住她滿意地笑笑:“大家覺得不冷就好,你用心做好繡活不用招呼我,若渴了我自己倒水,田嫂子這里我還客氣什么?就是怕把大家伙招待不周?!?/p>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謙讓。包氏在田嫂子這里坐著看了一會兒,滿意地告辭離開,朝下一家轉去了。
姚家的人都是勤快閑不住的,媳婦們們忙著繡工作坊的大事,家里幾個男人便主動接過了喂豬喂雞、砍柴挑水,整理菜園子這些活計,姚四柱則悶聲不吭繼續按果兒畫出的圖樣編織他的小竹籃。
陶氏也是個閑不下來的,見兒媳跟孫女們都忙著給家里掙錢,這段日子脾氣收斂了許多,不再動不動甩臉色,做飯的時候也會到廚房給兒媳打下手。
果兒趁機又給家里做了幾頓鹵肉,毫不吝惜地消耗著她從聚香樓蹭回來的辣椒和紅油,每天變著法給飯桌上換花樣,吃得大家既新鮮又滿足,只覺家里的伙食都快趕上天天下館子了,那叫一個香辣酸爽。
吃得好,大家干活的勁頭便更足了,現在除了姚老爹這個一家之主真正閑下來,也就剩三個林每天吃飽喝足后,不管天寒地凍跑出去四處撒野,玩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