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就見張掌柜穿著一身帶著毛絨邊的錦緞棉袍出來了。
“呦,是果兒姑娘、姚家大爺,剛還說這幾日你們該來了,快里邊請。”
說罷,張掌柜忙指揮幾個伙計一起上前幫忙從車頂上卸竹籃。
這幾次過來送貨是姚鐵柱跟姚二柱兩個輪番跟著的,所以張掌柜對姚鐵柱兩人已經很熟悉。雖然對姚三柱跟包氏印象有些模糊,但是不妨礙他把人一起熱情地招呼進去。
再次來到聚香樓,姚三柱跟包氏感受到張掌柜異乎尋常的熱情,兩人心里又是一番驚濤駭浪,感情他們姚家已經跟聚香樓關系這么要好了?
他們兩個自然不知道,上次果兒賣的臘汁肉和鹵豬蹄的配方,還有提供的幾道食譜如今在酒樓大受歡迎,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食客點這幾道菜。
而且他們酒樓本來的幾道拿手菜因為果兒的方子有了啟發,在烹飪調料上面進行了修改,很多菜添加了香料和紅油,比之以前菜品的味道更為誘人。
現在的聚香樓已經穩穩成為萊陽城里酒樓生意的龍頭,其他幾家規模檔次差不多的酒樓看著眼熱,卻無法再與之抗衡。
還有姚四柱編的小竹籃,比起之前飯桌上的各式瓷器用具,則勝在新鮮別致上,眼下酒樓里上點心、水果這些東西一律都換上了這種精巧的小竹籃。
有的客人臨走打包,部分吃食就用一個加上蓋子的小竹籃拎走,這種竹編的小玩意兒好看、輕巧,成本也就一文錢,全當是買吃食白送的用具,客人們對此都非常滿意。
這次姚四柱編的小竹籃按照果兒訂的樣式,每種編了三十個,六種樣式一共一百八十個,每個都是按一文錢一個賣的,算下來也就一百八十文錢,單從錢數上算的話自然跟繡品生意簡直沒法比,可是這是姚四柱憑手藝一點點掙出來的。
這筆錢果兒每次回去都會一文不留全數交給姚四柱,至于姚四柱是自己攢著還是交給陶氏,是他自己的事,家里沒有人對這筆錢多說一句話。
“果兒姑娘,你數數。”
張掌柜把用紅繩穿好的一串銅錢遞到果兒手里,笑呵呵說道。
果兒接過銅錢在手里掂了掂,咧開嘴角滿意地把錢揣進懷里,抬頭笑道:“多謝張掌柜了,我替四叔謝謝您,我四叔說了,如果還想要其他樣式的,只要您說出來,他一定照樣給您做,嗯,至于價錢方面,好說。”
果兒想了想又加上最后一句話。
她清楚這種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小竹籃,但凡會這種手藝的人看見了,稍一琢磨都會編的出來。據說其他酒樓的桌面上也已經開始效仿聚香樓,一部分吃食用這種竹編的小籃子替代瓷器用具。
所以果兒更要跟張掌柜打好關系,這樣即便市面上多的是便宜的小竹籃,姚四柱編出來的東西也不會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