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有人打聽到了城外上姚村的姚家,于是便有了眾多身穿綾羅的老板、掌柜的找上門來談生意的場面。
談生意的事情果兒都交給了姚二柱,此刻姚二柱把諸位老板、掌柜的請進門,把他們家跟聚香樓合作的事情向眾人坦誠相告,如今頭一個月的合作還未滿,一個月后,姚家的烤鴨會面向所有酒樓、鋪子做生意。
諸人聽了不再猶豫,紛紛下訂單預定,果兒在一旁看著心里又一塊石頭落了地,自家的烤鴨生意算是穩了。
生意一多,果兒開始考慮鴨子的供應問題,僅自己一家養鴨子畢竟不穩妥,萬一哪天這群鴨子有個閃失,或是傳染上什么病,豈不是耽誤了大事。
跟家里人一商量,劉氏適時提出建議,不如讓她娘家人也跟著養鴨子。
劉氏的娘家就在下姚村,家里除了父母,兩個兄弟也各自成家,都是靠天吃飯的莊戶人家,若是有了另外的營生,以后家里的日子也能過起來。
劉氏先跟自己丈夫提了提,姚二柱深知老丈人家的品性,養鴨的事情交給老丈人家他亦是放心。
兩人去找果兒征求意見,果兒自然沒問題。
“這些事二伯跟二伯娘做主就是了,你們選定的人,錯不了!”
于是這件事就定下來,姚二柱特意給了老丈人家一筆定金,讓他們先到各村去收鴨子。
這時候的鴨子都養的半大了,逮回家也好養,且下姚村跟上姚村在一條河岸上,那邊也有一大片淺河灘,養鴨的條件兩個村差不多,只要飼養得精心,幾個月后就能收回本了。
姚家今年又添了幾十畝地,還開了兩個作坊,但是雇的人也多,地里的活也雇上了長工,姚老爹算是徹底閑下來了,可是多年來勞作的習慣改不了,每天早飯后依舊忍不住往地頭跑,就是不干活,繞著自家的地轉上一圈心里都暢快。
何況姚老爹本是個閑不住的,看著看著就沖進人堆里跟大家一起勞作起來。姚鐵柱勸了幾次見勸不動,便隨著老爺子高興。
從地頭回來后,姚老爹順勢溜達到荷塘這邊找李老頭聊天。
盛夏的荷塘,滿塘綠色,中間一支支含苞待放的蓮花在風中搖曳多姿,這樣的景色簡直美不勝收。
荷塘里的魚長得也不錯,當初因為剛剛弄起來,只放了一點魚苗,現在都長到巴掌大小了。
鄉下民風淳樸,每日來這里看花看魚的人多,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偷魚的事情,更沒有人亂采荷葉。
村旁就是河流,河里雖然鮮少有大魚,可是小魚小蝦從來不斷,人們偶爾會抓上一兩條回去,都是燒了喝魚湯,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會別的吃法。
在莊戶人家眼里,魚那玩意兒價錢跟豬肉差不多一樣貴,味道卻遠遠比不上豬肉好吃,還渾身是刺兒,有那閑錢買魚,還不如割兩斤豬肉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