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客人,陶氏坐在炕上拍著胸口驚呼:
“天爺,一根玉米五十文,竟然還真有人買!這可真是天上掉錢給咱們揀哪,老大、老二你們快算算,三畝地的嫩玉米咱家一共能掙多少錢?”
姚鐵柱成天泡在玉米地里,從玉米結出來就已經數過好幾遍了,聞言道:
“這個我清楚,地里的玉米每畝地差不多4000株,每株能接兩到三個棒子,可惜我沒能數清過,你們算算,呵呵呵。”
眾人不由笑出了聲。
果兒可不想費這個腦子,她笑嘻嘻看向大嫂程小櫻,程小櫻拿出算盤擺在桌上噼里啪啦一陣撥動,最后抬頭報出數字:
“爺、奶,一畝地按出產九千根算的話,三畝地大概能收兩萬七千根,如果咱們全部都賣掉,等賣完大概能掙一千三百多貫錢,也就是一千三百兩銀子。”
眾人:
程小櫻一番話讓屋子里靜默了片刻,繼而才一個個長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攏。
半晌陶氏一拍大腿不可置信地喊起來:“天爺,頭一回見識種地還能發財的!這哪是種莊稼,這是種金豆子啊!”
劉氏也在一旁感嘆道:“可不是咋地,這要是把十八畝地的嫩玉米全都賣了,這得掙多少錢呀?種八輩子地也掙不到這么多錢。”
包氏更是捂著胸口直叫喚:“哎呦喂,我可后悔死了,當初你們舍不得騰出那么多地種這個金疙瘩,我說就種到我在娘家的地里頭,當初要是真種到我那地里頭,閨女,是不是這會兒發財的就是我了?”
一句話說的滿屋子都笑起來。
果兒安慰道:“娘別急,等明年閨女鐵定給你的地里頭種滿金玉米。”
包氏盯著閨女:“這可是你說的!”
果兒笑著道:“當然,不過明年的嫩玉米可就不一定是這個價了,所謂物以稀為貴嘛,到了明年,縣衙很可能會在全縣推廣這東西,地里頭種的多了,價錢自然就降下來了。”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一時太興奮沒人刻意去想而已,現在被果兒一說出來,大家便不覺得有多激動了。
姚鐵柱琢磨起來:“要不,以后咱家都不吃嫩玉米了,全都賣了換錢。”
果兒聽得好笑,她故意說道:“不行,明天我還想吃嫩玉米呢。”
姚鐵柱憨憨一笑:“果兒想吃呀?那好吧,明兒再給你掰兩根回來。”
果兒撲哧一笑:“掰兩根?咱家這么多人兩根夠誰吃呀?上回咱們吃嫩玉米都沒叫上我姑跟香草呢,還有我爹、四叔、在城里上學的幾個兄弟,這么多人還沒嘗過呢。
再說,親戚鄰居們都知道咱家今年種了這金貴東西,少不得眼饞。我還想給我姥姥家送幾根過去,讓他們也看看眼界呢。”
姚二柱附和道:“說的也是,咱家現在不缺那幾個錢,自家種的玉米,想吃就吃不用省著,還有親戚朋友一大堆,少不得每家送去幾根嘗嘗鮮。”
眾人一聽也覺得是這個理兒,鄉下人更注重人情往來,遠的不說,幾個媳婦的娘家,還有村里他大爺爺、二爺爺幾家,可不都得送去幾根才能全了這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