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送都已經送出去了還說這些干啥?兒媳婦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等她回來好好跟她說就是了,這會兒省省力氣,別把自己氣出個好歹?!?/p>
陶氏發了半天牢騷仍不解氣,想想這事還是得跟另幾個兒媳好好說道說道,要不一個個的有樣學樣,以后有了好處都自作主張給娘家扒拉,他老姚家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晚上包氏回來去主院上房給老兩口回話,陶氏拉著個臉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當沒看見這個人一樣。
包氏知道婆婆這是記恨她回娘家不說一聲,更恨她私自去地里頭掰了那么多玉米,可她也清楚陶氏的心思,如今她有個出息的閨女,陶氏就是再生氣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當眾給她難看,所以包氏有恃無恐,當看不見陶氏的臭臉,該干嘛干嘛。
晚上用完飯,陶氏板著臉把幾個兒媳,包括程小櫻都叫到跟前交代下去,家里種一回莊稼不容易,玉米是個金貴東西,每個親家一家送四根表示個心意,再多沒有了,這東西在城里賣五十文一根呢,想來親家也不會嫌少。
陶氏抬眼看看坐在大林旁邊的程小櫻,繼續說道:
“小櫻剛嫁進咱家不久,人家程先生又是個讀書人理應敬著,程家多送兩根?!?/p>
程小櫻聞言忙抬起頭說道:“奶,不用單給我家多送,跟大家一樣就好?!?/p>
姚老爹發話道:“小櫻啊,聽你奶的。”
程小櫻見老兩口都這么說,便不好意思地道了聲謝,又把頭低下了。
陶氏板著臉狠狠刮了一眼沒事人一樣站在一旁的包氏,嘴皮子抖了又抖,很想說包氏多送出去的那些,按錢數從她下個月的月銀里扣!可是看看坐在孫女堆里的果兒丫頭,話到嘴邊硬是咽了下去。
幾個親家那里打發媳婦們各自帶著東西回了趟娘家,接著就是村里關系好的那幾家,姚老爹親自上門去送。
還有給長陵那邊的,姚二柱一大早帶著人來到地頭,親自挑了一大袋子更嫩些的掰下來,從長工中選了一個騎馬最穩的,快馬加鞭送往長陵。
等那長工騎著馬兒跑遠,果兒跟姚二柱仿佛完成任務般都松了口氣,似乎不消片刻沈默就能收到一樣。
果兒忽然想起唐朝一個很出名的典故: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等某人吃到這堪比荔枝一般金貴的東西,會不會也滿面含笑?想想這畫面就覺得有趣!
姚二柱從長陵送貨回來,帶給果兒一個消息,沈大人很快要去邊關戰場了。
果兒聞言有些吃驚:“這是真的?怎么會這么突然?”
果兒依稀記得上次兩人見面時,某人還頗為遺憾地說,奉莫大將軍之命,他暫代指揮使一職去不了邊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