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二柱:“我跟胡老板商量好了,等秋收過后就上門提親?!?/p>
姚老爹附和道:“也好,就按你說的辦?!?/p>
回到自己家里,果兒難得睡了個懶覺,翌日等到日上三竿才爬起來,讓小丫鬟端來一份簡單的早餐在自己屋子里吃。
如今她們家一日三餐,早、中兩頓飯大多在各自院子里分開吃,因為大家都有事情要忙,所以去主院用飯的時候就少多了,不過晚上那一頓只要沒有特殊情況,都是要雷打不動去主院陪老兩口一起用飯的。
果兒慢條斯理用完早飯,打算上午去前院做絹花的地方看看進度,再給大家教幾個新式的花樣出來。
皂兒出嫁以后,絹花這塊兒就交給大嫂程小櫻管著,程小櫻到底是讀過書的,不論是自己動手還是管這一攤子都明顯勝過皂兒,很快便上了手,這讓果兒很是滿意。
如今有了自家的繡坊,長陵那邊也有固定的繡娘專做絹花,如今云繡閣里賣的高檔絹花基本上都出自那邊的工人之手,家里這邊做出來的絹花只能占很小的部分。
但果兒并不打算撤掉這邊的攤子,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這邊做工的除了自家的姐妹、嫂子,還有村里相熟的姑娘們,她們將來的嫁妝都指著在這里做工自己攢下。
如今村里村外的年輕姑娘誰不想進絹花組做工,不但面子上更好看,掙的工錢也比在繡工作坊多好幾倍。
你看大丫二丫兩姐妹,這些年一直跟著姚家姐妹做絹花,如今她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即便家里沒有主事的男人,全村誰也不會看低了人家。
而且大丫的婆家跟娘家離得極近,這邊有個什么事大丫跟虎子兩個很快就能跑過來幫忙,也就那不長眼的胡李氏,偶爾跳蚤似的蹦出來惡心一下人。不過隨著大丫娘幾個腰板越來越硬,胡李氏一家再想上門欺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果兒心里正盤算著還沒動身出門,便聽見有下人匆匆進院子找包氏,說門口來了一個年輕姑娘,口口聲聲來報恩的,跪在大門口想要進來給主人磕頭。
包氏一聽竟有這事兒,好奇心立馬被調起來,來不及跟果兒說話便匆匆出門看究竟去了。
報恩的,還是個年輕姑娘,會是什么人呢?
果兒一時半刻想不起來,擰著眉頭打扮好自己也出了門,包氏早已走得不見了蹤影。
果兒一個人往大門處走去,剛走到離大門不遠的地方,就聽見門外傳進來的說話聲,似乎是包氏跟幾個妯娌在勸說什么人。
走出去站在臺階上一看,就見正前方圍了一堆人,除了幾個下人,何氏、劉氏、包氏,就連白巧兒也在,都背對著門站在那里,透過縫隙似乎能看到中間跪著一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