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兒嘻嘻笑起來。
“大伯,等秋收的時候,還有更讓您吃驚的事呢,這兩種東西的畝產量可是比玉米還要重得多。到時候全部用來做種子,等明年這個時候,又是咱們家給朝廷立功的時候了。”
姚鐵柱:“啥,比玉米畝產還高,那不得上千斤了?”
果兒笑得如得逞的小松鼠,姚鐵柱也跟著傻樂起來。
轉眼過了府試發榜的日子,還沒等姚二柱一行人從府城回來,萊陽縣衙的官差先敲鑼打鼓到上姚村報喜,姚三林、姚文安兩人都榜上有名,取得了秀才功名。
姚老爹跟二爺爺兩家的門前頓時一片賀喜聲,姚老爹更是叫人厚厚打賞了前來報信的兩個官差,人家大老遠跑這么一趟,最重要的可不就是為了得一份厚賞?家里出了秀才老爺,賞錢自是不會少。
等姚二柱帶著一行人匆匆趕回來后,為慶賀新出爐的兩位秀才,免不了再招待鄉親們一頓流水席,翌日姚老爹拉著兒孫們又去先人墳頭前祭奠告慰了一番。
秋收來臨,幾個月來被姚家人當祖宗一樣伺候的那兩畝紅薯和土豆率先收割。
“果兒,這東西真的能畝產上千斤?”
姚鐵柱咽了咽口水,望著眼前一片蔥蔥郁郁再次跟果兒求證。
一旁的姚老爹、姚二柱等人也朝果兒投來不確定的目光,這么重要的日子當然全家都要上陣。
果兒這丫頭一直信誓旦旦跟他們說這兩樣東西絕對畝產超過千斤,紅薯甚至能超過兩千斤,這也太嚇人了。
果兒看看眾人,神氣地眨巴一下葡萄眼道:
“當然,看著吧,見證奇跡的時刻馬上到了。”
因為當初送來的種子少,所以頭一年的土豆和紅薯勉強各種了一畝,加上之前的蝗災多少損失了一點,今年的收成數據肯定不能做數,所以姚家這次并沒有把這件事上報給縣衙,打算今年先收上來一波,到明年大量種植下去再上報不遲。
把長工們分成兩撥做好準備后,一撥開挖土豆,另一撥去收紅薯。
果兒跟在后頭一遍遍叮囑下鏟一定要小心,不能把土里的果實給鏟破了,還有地面上的紅薯秧子不能隨便扔掉,這個是可以當菜吃的,還能用來喂豬,都是能派上用場的。
大家在果兒的叮囑聲中小心翼翼挖開上面的淺土,等露出地下的植物后便開始用小鏟慢慢挖,很快身后的竹筐里堆滿了沉甸甸的土豆和紅薯。
挖著挖著大家便有了經驗,順著上面的根莖慢慢往下摸索,往往都是一根藤上帶著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塊莖,數量多的足足能有十幾斤重,看得著實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