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801章 (第1頁)

姚鐵柱嘆了口氣,把來意跟母子三個說清楚,然后又道:

“等一開春我叫人過來幫你家把豬圈修一修,再把院墻加高就可以養豬仔了,只要你們手腳勤快豬仔養得好,每個月少不了你們工錢。”

姚阿牛沒想到事情這么快就有了回應,而且姚家大爺還親自帶人給他們送來米和面,少年吸了吸鼻子當即拉著娘和弟弟又要給他們磕頭,被姚鐵柱幾人攔住了。

晚上,姚鐵柱跟何氏聊起這事,何氏感嘆道:

“這沒想到劉寡婦這么個邋遢個人竟然能養出兩個有骨氣的兒子,小小年紀就知道養家糊口,說到底這女人還是有福氣的。”

姚鐵柱:“可不是?阿牛跟他弟弟都隨了他們爹,娘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想辦法賺錢養家,倆孩子以后只要踏踏實實的,過不了幾年日子就能過起來了。爹不是常跟我們說,做人不要忘本,對鄉親們能幫就幫一把。”

兩口子聊著聊著進入夢鄉。

斗轉星移很快到了第二年的收獲季,今年姚家把儲存在地窖里的幾千斤紅薯、土豆全部種了下去,等定下收割的準日子,便派人早早上報了縣衙,很快,縣衙的官員和官差們簇擁著新上任的縣令匆匆趕來。

接任沈縣令的這位大人姓關,三十歲出頭,據說是新出爐的一位二甲進士,剛進入官場不久,妥妥的一副清廉努力的父母官形象。

關縣令在來任職之前就對萊陽縣知名的富貴人家背景仔細了解過,對于最先種出金玉米的姚家更是如雷貫耳,因為姚家的功勞,實現了北地一年兩季糧食豐收,姚家也因此得到朝廷御賜牌樓以及皇商身份,這樣的人家,隨便拉出一樣功績都是響當當的分量。

當初朝廷給他們這批新科進士們派官,誰都知道如今的萊陽縣物產豐厚,人杰地靈,當初關縣令能謀到這個職位也是費了一番力氣和銀錢才爭取到的。

所以對于姚家他打定主意要與之處好關系,說不定以后他的政績也要靠姚家得來呢。

所以收到姚家送來的消息,二話不說照著帖子上的時間早早帶著官差趕了過來。他們竟然又種出了稀罕東西,這不是巴巴地把功勞往他手里送?

關縣令一行人到了地頭,姚家村的百姓們早已等候在那里,眾人輕車熟路地上前見過新任縣令,見這位縣令大人雖然比不得沈縣令當初的平易近人,但好在也沒有多少官架子,說話也和氣,大家伙便自在了許多。

看著眼前長勢極好的大片莊稼地,關縣令心里激動姿態便放得很低,先是親切地跟姚老爹寒暄幾句,又詢問了關于種植紅薯、土豆的一些農事,說了一會兒話便迫不及待地吩咐開始收割。

姚家這里早已準備好充足的人手,一聲令下后紛紛拿著農具、竹筐下地,除了青壯年勞力,就連村里的老人孩子都提著籃子跟在后面,彎腰撿拾用耙子刨出來的零碎收成。

為了爭取一天之內收獲完,中午飯都是直接在地頭用的,姚家派人送過來的家常便飯,大家匆匆飽餐一頓后不敢耽擱,又開始埋頭苦干,幾十畝地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全部收獲完。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