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當即跑回伯府要求見伯爺,可令她更為想不到的是伯府大門緊閉,任她在門外又是砸門又是高聲怒罵,卻沒有人出來搭理她這個曾經的女主人。旁邊幾家鄰居倒是有下人悄悄出來露了個頭,很快又縮回去了,想必是跟自家主人匯報隔壁的最新進展。
晉安伯縮在府中不是不知道大夫人在外面又喊又罵,對于這個判決他也不是不憤,可他更怕廖尚書暗中整治人的手段,若是叫他的人看見已經被休回娘家的大夫人這么快又進了伯府大門,說不定他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兒去。
晉安伯肚里的這點小算盤大夫人哪里料得到?她在伯府門外又哭又罵直到天完全黑下來,都沒能叫開伯府的大門,眼看快到宵禁的時辰,她不得不忍著一腔悲憤先行離開。
三日后,在尚書府施壓下,前晉安伯世子,如今的庶民鐘大公子出了大牢不久,就不得不打點行裝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京城,踏上了通往西北苦寒之地的路。
沈默知道這些事情后臉上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冷漠,對于這個判決結果他還是挺滿意的,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要他們的命,畢竟從禮法上他和晉安伯的親緣關系是擺脫不掉的。
所謂sharen誅心,讓他們好好活著,體驗一番骨肉分離、痛不欲生的滋味也未嘗不可。就好比晉安伯夫人,她最在乎什么,便叫她失去什么,如今她失去了晉安伯夫人的頭銜,唯一的兒子又被貶為庶民,這一輩子除非遇大赦,否則無法再回到京城,還有什么比這更能使大夫人誅心的呢?
晉安伯雖然不允許大夫人再進伯府的大門,兒子離開京城的時候還是通知她趕去城外相送。兩人淚眼婆娑目送兒子漸漸遠去,身邊只跟著一個貼身仆從,心中越發疼痛。
兒媳婦在判決下來以后,不等晉安伯把兒子從牢里接回來,便帶著陪嫁過來的下人收拾細軟搬回了娘家,第二日她娘家大哥大嫂便親自上門替女兒提出和離。
晉安伯聽后大怒,自然不同意這個時候兒媳婦撇下兒子獨自留在京城,只是當對方拿出一張巨額銀票后,又說了許多好聚好散之類的感慨,晉安伯最終還是咬牙寫下和離書并勸兒子在上面簽了字。
當初兒子一出事,為了救他出獄晉安伯夫妻東奔西走四處求人,府中的賬面上幾乎被掏空了,現在兒子一個人去往西北,千里迢迢一切都需要銀子打點,伯府日后的維持更離不開錢財支應,眼下兒媳婦擺明了不愿陪著兒子一起離開京城去受苦,除了憋屈地接過銀票還能怎么樣?
送走了兒子,兩人心中的憤恨無處發泄,不敢找尚書府算賬,干脆跑到沈默的將軍府門前叫罵,他們就是想要讓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沈默是怎樣一個不敬長輩,冷血無情的人。
將軍府門口安排了一隊親衛,各個兇神惡煞站在那里只冷眼看著,卻不阻攔晉安伯夫妻鬧騰,將軍吩咐過,只要不讓他們進門愛怎么罵怎么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