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村民們的參與,織布機造得快了許多。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嚴清溪手里已經(jīng)有整十臺了。
十臺織布機從大義鎮(zhèn)往義通城運,是一件大費周章的事情,靠著他們家的騾子車,一趟拉一臺過去,得往返十個來回。
且不說騾子能不能受得住,嚴清溪首先就受不住了。
她不怕把騾子累死,但她怕曲折崎嶇的山路把自己顛死。
“雇車吧!”
嚴清溪在飯桌會議上開口提議,“再雇九輛車,一趟全拉過去,也省得折騰。”
“不行!”
林招娣和宋子謙二人異口同聲。
嚴清溪抱起胳膊,身子往后靠在了椅背上,這兩口子一起反對她,她不高興了。
也幸虧苗寧給她打了一把椅子,若是從前的長板凳,她想往后靠表達自己的不滿都做不到。
林招娣趕緊開口:“娘,雇車太貴了,咱們還拉的是大件,一趟怎么也得四五十。”
宋子謙點頭附和:“十輛車就得五百,咱們雇九輛,得多少錢?老二你說。”
宋子詢:“”
宋子詢張口道:“四百五十文。”
“沒錯,太貴了大娘,咱們自己多拉幾趟,真沒必要花錢雇車。”
宋子謙說著站起來,“您就在義通等著就行,不用您來回折騰,我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我來送就行,一天跑個三四趟,三天就能運完。”
養(yǎng)了一個多月,宋子謙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丟掉拐杖。
他想著,往車上墊個厚褥子,把腿放上面,應(yīng)該沒事兒。
嚴清溪幽幽開口:“一天四個來回,一個來回兩個時辰,四個來回八個時辰?你不把自己的腿當腿,你也得把騾子的命當命吧?”
屋后棚里的騾子狠狠打了個響鼻。
怎么了,騾子好欺負也不能往死了欺負啊!
宋子謙和林招娣倆人對視一眼,不算賬不知道,一算時間賬,確實不太行。
林招娣擔憂道:“子謙的腿經(jīng)不起折騰,大夫說了,要是不好好養(yǎng),以后留下病根,就跛了。要不,我去吧,我看咱們家騾子也挺聽話的,應(yīng)該不能亂跑。”
“那不行,你不會趕車,萬一翻車怎么辦?”宋子謙反對。
再說,騾子的命也挺貴呢,幾萬文錢的價呢。
“就這么決定了,明天我去雇車,散會。”
嚴清溪一揮手,不給他們反對的機會,起身回屋,關(guān)門睡覺。
飯桌上一家人面面相覷,大家想反對,可嚴清溪不聽勸,她特立獨行,一言九鼎。
嚴清溪心里美滋滋,果然,封建大家長,就是爽。
這個一言堂,她喜歡。
林招娣目光往宋子謙的腳腕處看,問道:“你的腿好了?”
“嗯,少走一段路,走慢一點兒都沒事兒,不怎么疼。”宋子謙說著,還走了幾步,展示一番。
林招娣“哦”了一聲,意味深長。
“不疼了就行。”她重復(fù)了一句,起身往廚房走。
燒一鍋熱水吧。
宋子謙后知后覺地聯(lián)想到什么,又見林招娣一瓢一瓢地往鍋里加水,他忽地一把抓住自己的后腦勺。
什么意思,不疼了就行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說,腿不疼了,腿好了,就能通房了嗎?
“不是,那個你燒水干嘛?”他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