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批槍和即將到來的danyao,再加上自己提供的裝備,沈舟感覺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zhàn),底氣又足了不少。
他接著問道:“這八萬支槍,您打算怎么分配?優(yōu)先補充太岳和冀南嗎?”
橫刀搖了搖頭,目光看向更廣闊的方向:“不能總是厚此薄彼啊。這兩個地區(qū)在你幫助下,裝備已經(jīng)領(lǐng)先一大截了。
這批槍,我打算大部分分配給另外兩個師,得讓大家都盡量換換裝、提升戰(zhàn)斗力,才能更好地在全國范圍內(nèi)打擊鬼子!”
沈舟了然地點點頭。
吉普車和騎兵隊沒有在機場停留,直接駛?cè)肓碎L治城。
城內(nèi)雖然依舊能看出戰(zhàn)爭的痕跡,但秩序井然,甚至比沈舟上次來時顯得更有活力。
墻上刷著抗日標語,百姓們雖然衣著簡樸,但臉上少了些惶惑,多了些希望。
戰(zhàn)士們精神抖擻,巡邏、訓練,忙而不亂。
中午,橫刀、沈舟和旅長等人一起簡單用了午飯。
說是午飯,其實也很簡單:幾個雜糧饅頭,一盆燉菜,里面難得有幾片肉,外加一碟咸菜。但大家吃得都很香。
飯后稍事休息,下午,一場小范圍卻意義非凡的會談在旅指揮部一間經(jīng)過檢查、確保安全的密室里進行。
參會者只有四人:橫刀、旅長、沈舟,以及一位戴著眼鏡、文質(zhì)彬彬卻目光炯炯的中年學者——富學林先生。
橫刀首先代表組織和總部,對富學林以及其他歷盡艱險歸國投身建設(shè)的學者們表示了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語氣懇切而尊重。
他緊緊握住富學林的手,目光中閃爍著由衷的敬佩:
“富先生,你們穿越烽火、跨越重洋歸來,帶回來的不僅是學識,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份赤子之心。”
富學林略顯清瘦的臉上浮現(xiàn)出激動之色,他微微欠身,聲音有些哽咽:
“您言重了。能踏上故土已是莫大幸福。我們在海外日日牽掛祖國,如今見山河破碎、百姓疾苦,只恨自己所學尚淺,唯愿以綿薄之力報效桑梓。”
他的目光隨后落在沈舟身上,帶著幾分好奇和贊賞:“這位想必就是沈先生吧?我來到此地雖然不過幾日,但已經(jīng)從陳旅長那里多次聽聞您的事跡,今日終于得見,果然年輕有為。”
沈舟連忙起身,激動地伸出雙手與富學林握手:“富先生,您太客氣了!久仰您的大名,今日能見到您,是我莫大的榮幸!歡迎您回來!”
他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眼前這位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寶,未來的國家脊梁,如今竟能如此真切地站在自己面前。
旅長在一旁笑著補充道:“富先生,您別看他年輕,沈先生可是我們的大功臣,沒有他,我們可弄不來那么多好東西打鬼子。”
寒暄過后,氣氛逐漸融洽。沈舟知道時間寶貴,鬼子大軍壓境的壓力迫在眉睫,他必須盡快拋出一些能指明方向、凝聚力量的東西。
他深吸一口氣,從懷中取出了兩本提前準備好的、裝訂好的書冊。
(注:1939年,波音314運輸機有效載荷約163噸,一架大約可裝載4000支bu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