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34章 (第1頁)

挖出來。

金舒聽到李錦說要挖出來看看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看瞧著李錦笑意更深,而劉阿婆面頰更白之后。

金舒將自己因?yàn)樵尞惗霃堉淖欤怨缘亻]上了。

她不得不佩服李錦察言觀色的水準(zhǔn)。

金舒覺得若是自己來問,定然是沒辦法如他這般,一步一步的,將問題引導(dǎo)到這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來,并且還真的問出了古怪。

眼前這個劉阿婆,是死者連姑娘在小林縣關(guān)系最密切的人了。

連姑娘丈夫病故的時候,無人能求助的她,除了找這個劉阿婆幫忙安葬之外,也尋不到第二個人。

于情于理,劉阿婆都不應(yīng)該想不出來,連姑娘的丈夫葬在了哪里。

可面對這個問題,劉阿婆猶猶豫豫,支支吾吾,又瞻前顧后地琢磨了許久。

就這副模樣,要說當(dāng)中沒點(diǎn)貓膩,還真不能以理服人。

三月末的春分時節(jié),這五十多歲的劉阿婆,額頭滲出了細(xì)密的汗珠。

前后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錦面前的茶盞已涼,她才磕磕巴巴地開了口:“哎呀官爺,我年紀(jì)大了,是真想不起來在什么地方了”

劉阿婆那六神無主的模樣,幾乎將“我在說謊”寫在了臉上。

李錦神情自若地抿了一口茶,笑著起身同她頷首致意:“老人家,該問的都問完了,多有打擾,告辭。”

眼見李錦大步要走,劉阿婆遲疑片刻,趕忙追出去兩步:“官爺留步!”

院子里,正午的陽光之下,李錦回身瞧著追出來的劉阿婆。

她諂媚地笑著,哈著腰問:“敢問官家是哪里的大人啊?來我們小林村舟車勞頓,又在哪里歇腳啊?我這有幅名家字畫,我這老婆子不識貨,放著也是浪費(fèi),不如贈予官家,如何啊?”

李錦瞧著她目的不純的模樣,一聲輕笑:“告辭。”

說完,頭也不回地大步而行。

在看人這件事上,李錦一向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這個劉阿婆,滿口謊言,事情的真相,恐怕和她說的完全是兩個模樣。

世間好人多,污穢的靈魂少有,但遇到一個,那由內(nèi)而外發(fā)散出的惡臭,仍能被他精準(zhǔn)地捕獲到。

而這個劉阿婆,算是其中之一。

回去的路上,李錦在林子里掃了一眼周正:“交代你的事情,問出來了么?”

周正一臉為難,尷尬地?fù)u了搖頭:“那小孩紈绔得很,軟硬不吃,非要讓屬下用這貼身的佩刀跟他換。”

實(shí)屬意料之中。

李錦笑著點(diǎn)頭:“在他眼里,你這六扇門的第一刀,恐怕也不值幾個錢。”

“不可能。”周正詫異的目光,在李錦和金舒的面頰上流轉(zhuǎn)一圈:“這刀可是幾百兩銀子呢!”

“不是這意思。”金舒見狀笑起,抬手擋了一下自己的嘴角:“那劉老太太不缺錢,手腕上一只透綠的翡翠鐲子,屋里珍珠寶石的,連喝茶的茶盞都是唐花釉瓷,還是上品。”

她連連咂嘴搖頭:“加起來,可能比門主黑了我那一頓飯的價格,還要高。”

李錦腳下一停,回眸瞧著她:“我可是出了八厘的利息,先生莫要喊虧。”

聽著他們這一來一回的話語,周正是真懵了,他半信半疑地回頭又看了一眼。

『點(diǎn)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