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52章 (第1頁)

一樁慘烈的寡婦遇害案,抽絲剝繭了這么多天,從小林縣到益陽城,行至今日,所有的線索戛然而止。

金舒看著躺在仵作房里的三具尸體,在燭火的助力下,連夜勘驗。

他們口鼻處,氣管里,均有吸入的大量灰燼,氣管內(nèi)壁還有灼傷痕跡。

血液成櫻桃紅色,全身裸露的皮膚重度燒傷。

金舒竭盡全力,想要找到他殺的痕跡,卻最終在所有的證據(jù)面前,不得不給出,死于濃煙中毒,是意外身亡的最終結(jié)論。

沒有奇怪的跡象,沒有銳器的劃痕,沒有鈍器的擊打,什么都沒有。

皓月當(dāng)空,長夜難明。

李錦雙手抱胸,站在門口一言不發(fā),一下就到了天亮。

他終于極其艱難的,接受了這一案相關(guān)的一切線索,都中斷了的現(xiàn)狀。

李錦淡淡的說:“先生把護(hù)本寫了吧,這案子,該結(jié)了。”

說完,他轉(zhuǎn)身,迎著初升的太陽,深吸了一口氣:“謝謝你。”

屋內(nèi),金舒的眼眸里,倒映著李錦的背影。

看著他遠(yuǎn)去的模樣,金舒心里說不出的憋悶。

那一天,李錦把自己一個人,關(guān)在益陽縣衙的廂房里,一整日誰也不見。

第二日,周正守在門口,神色凝重。

院子里,金舒帶著金榮,一筆一劃地在教他寫字。

她時不時抬眼瞧一瞧李錦屋門的方向,心里仍然覺得不是滋味。

案子的線索斷了,方青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極為巧合地死于一場,由柴房走水引發(fā)的大火。

這感覺,就像是安穩(wěn)的走在晴空萬里的坦途上,卻突然天降驚雷,道路開裂。

眼前突然變成了斷頭路,變成了高聳的懸崖,變成了無法逾越的鴻溝。

使得他們追求真相的腳步,不得不止步于此。

甚至還需要停下來,退回去,回到最初的分歧點,重新開辟另一條路。

不甘心啊!

明明竭盡全力,怎奈何努力的結(jié)果是一切歸零,任誰都會覺得上天不公,令人絕望。

這種心情,金舒理解,但幫不上忙。

大魏的靖王李錦,在衙門里閉門不出一整日,這可把益陽知縣杜進(jìn)快嚇出病了。

他坐立不安,輾轉(zhuǎn)難眠,緊張得不知如何是好。

“大可不必,王爺心中有數(shù)。”周正黑著臉,將想要闖進(jìn)去的杜進(jìn),第六次攔了下來。

杜進(jìn)一臉委屈。

恰在此時,周正身后的門支呀一聲響了。

李錦凝著眉頭,看著臉上盡是焦急不安的杜進(jìn),調(diào)侃道:“杜大人,本王幫你查了三天的案子,熬了兩個晚上沒合眼,就在你這廂房睡一天,你還沒完沒了啊?”

杜進(jìn)聞言,更是委屈:“這,下官是見王爺整日不出,水米未進(jìn),怕您身子扛不住哇。”

李錦輕笑,擺了擺手:“行了,本王餓了,備膳吧。”

這話,讓愁的臉上多冒出好幾條小皺紋的杜進(jìn),感激涕零。

他一路小跑,忙吩咐廚房端膳去了。那模樣,跟過年似的。

也不知他這一兩日受的都是怎樣的煎熬,興許日夜惴惴不安,生怕大名鼎鼎的靖王,餓死在自己的廂房里。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