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215章 (第2頁)

盛京城的冬天不似云市那樣,冷冷暖暖變幻無常。

這里一旦冷了,就會越來越冷。

轉(zhuǎn)眼的功夫就十一月底了。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小雪,按照習俗......哦不,按照云市的習俗,要吃八寶飯。

程書宜從珠樓回來,立刻動手做八寶飯。

珠樓的珍珠早在她離開做手術(shù)之前就到了。

但那個時候她已經(jīng)下不來床,珠樓的生意就擱置了。

如今她有足夠的時間,那必定得好好經(jīng)營一番。

珠樓以珍珠為主,以其他飾品為輔。

像之前送給沈周氏和林余氏的中式團扇,還有一些耳飾、簪子等等。

只要是盛京城沒有的工藝,程書宜都進了一些。

裝飾鋪子也好、賣也好,都不虧。

再有幾天就能把宣傳打出去了。

糯米和紫米都是上午出門時就泡上的,瀝干水分就可以直接用。

程書宜把紅糖、紅棗、枸杞、葡萄干、紅豆、核桃、梅干、花生、桂圓、蓮子、蜜餞等準備好。

早上她問過裴琰禮。

盛京城在小雪這天并未有什么習俗,最多就是吃一個煮雞蛋。

畢竟以盛京城的物資,根本湊不齊八寶。

既然這樣,程書宜索性就多做了些。

八寶飯在鍋里蒸著,在吃晚飯之前,終于出鍋。

“期期許許,過來......”

兩個崽崽散學了,這會兒正在院子里,和裴琰禮一塊兒弄菜圃。

裴琰禮還是沒放棄種菜的想法,上次讓程書宜給他買了塑料膜,準備在院子里蓋個塑料小棚。

“娘親,八寶飯好了嗎?”

八寶飯香香甜甜的味道飄了滿院,兩個崽崽從散學回來就一直在等著了。

妹妹一眼就瞧見倒扣在盤子上的八寶飯。

八寶飯蒸得軟糯清香,糯米拌了紅糖,點綴著紅棗、桂圓、葡萄干等等。

看著就好吃。

“娘,我想吃!”妹妹仰著頭,一雙眼睛圓溜溜地轉(zhuǎn)。

程書宜把八寶飯裝了兩個籃子,“你們先去洗手,幫我把八寶飯送去給昌哥兒和硯哥兒家,回來就能吃了。”

在這條巷子里住了半年,兩個崽崽平時去書院的同窗家里玩兒。

跑六條巷子都不嫌遠。

林硯之家雖然在護城河對岸,但距離也不過兩條巷子。

程書宜在兩個小菜籃子里各放了一碗八寶飯,又裝了一些菌干。

這是云市山里的野生菌。

平時新鮮的都很難買到,更別說干的。

這還是程書宜回去搬貨時,東叔給她的,說是村里人自己曬的。

東西不多,分一點給兩家燉個湯喝。

“許許去周姨姨家,期期跑得快,你去硯之哥哥家。”程書宜把兩個籃子遞過去。

兩個崽崽抱著籃子使勁兒聞了聞,露出滿足的笑容。

“好——”

“路上小心點兒,送完就回來,別在路上貪玩兒。”程書宜沖哥哥的背影喊。

哥哥沒回頭,抱著籃子一步一步朝護城河石橋的方向去。

轉(zhuǎn)身回院子。

裴琰禮不知何時在小板凳上坐下,手里翻著從現(xiàn)代買來的種菜大全在研究。

他只能看圖,字認得不全。

“書宜,你幫本王讀讀這段。”裴琰禮向她求助。

手機沒網(wǎng),他不能掃一掃轉(zhuǎn)換成語音。

不然的話,他就能自己看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