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間里的人跪了一地。
大冬天的,窗外北風灌進來,將人吹得瑟瑟發抖。
可怎的,還有人汗流浹背了呢?
“幾位,自報家門吧。”
裴琰禮負手而立,居高臨下睥睨地上跪著的人,用最平靜的語氣說著令人不寒而栗的話。
“出了這個門,若是叫本王再聽到一句方才的閑話,本王自會叫人上門,取了你們的舌頭!”
“王爺饒命、王爺饒命......”
幾人后悔莫及。
真不該為了那幾兩碎銀子來這兒傳閑話的。
如今反倒害了自己。
對面小間幾個嬤嬤模樣的人,悄悄離開下樓。
她們本想等程書宜與那些人鬧起來,再過去渾水摸魚,將程書宜六年前做的那些事兒大肆宣揚一番。
誰知王爺會突然出現?
看來今晚的大戲是演不了了,她們還是快快逃離這是非之地吧。
要是被王爺認出來就完了。
隔壁的事兒有裴琰禮解決,程書宜樂得輕松。
她從盤子里取了根扯面,扯了幾下,再撕開下鍋去煮。
裴琰禮解決完隔壁的事過來,她的面也剛好煮熟出鍋了。
“見過王爺——”
沈周氏和林余氏恭敬起身行禮。
裴琰禮點點頭,目光轉向程書宜:“孩子呢?”
“到樓下買糖葫蘆去了。”
程書宜拿兒子的碗,給裴琰禮裝了碗面,“你自個兒找地方吃吧,我吃完就回去。”
今晚是沈周氏和林余氏約她來吃飯的,裴琰禮不適合在這兒。
程書宜一碗面就把攝政王打發了,還讓他自個兒找地方吃。
這舉動,可把沈周氏和林余氏給驚呆了。
“那本王到樓下等你,你慢慢吃。”裴琰禮接過面,乖乖到樓下找地方吃東西。
裴琰禮一走,沈周氏和林余氏這才放松下來。
坐下繼續吃東西。
“妹妹,你與王爺的感情可真好。”沈周氏打趣著說。
她在家里都不敢和沈庭這么說話。
“還行吧,他也經常和我吵架的。”程書宜走到窗前。
樓下四個孩子已經買到糖葫蘆,正在盛京一味大門口前的河岸邊揀石頭往河里丟。
程書宜喊道:“昌哥兒、硯哥兒,帶弟弟妹妹上來,我有禮物給你們。”
吃這頓飯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她兩個干兒子慶祝升舍一事。
她自然準備了禮物。
四個孩子把手里的石頭全都拋到水里,回頭往樓上跑。
但只有昌哥兒和硯哥兒上了二樓。
“干娘,如期如許在樓下陪王爺玩去了。”沈懷昌懂事道。
“那就不管他們。”
程書宜從身后拿出兩個長型小盒子,一人一個,“這是干娘送給你們的升舍禮物,拿著。”
兩個孩子高興地給她行了個禮,然后才接過東西。
“謝謝干娘!”
盒子打開,里面是外觀一樣的兩只毛筆。
但細節有所區別。
“這兩支筆看著差不多,但昌哥兒這支筆頭用的是羊毫,硯哥兒這支筆頭用的是狼毫。”
程書宜特別解釋一句,省的以后產生什么誤會。
“羊毫筆質柔軟,寫出來的字筆畫豐滿、婉轉圓潤,更適合昌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