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你看這里就是湖中了,那我就送你到這里了啊。”小姑娘跟我揮揮手,毫不猶豫就走了。
她一個人,穿著校服,扎著一根馬尾辮,蹦蹦跳跳的,明明那么孤獨,卻又那么樂觀向上。
我在中學門口站了好一會兒,這時保安出來問我:“您來誰呀?”
我說:“找你們校長。”
“你認識?”
“不認識,但是我想給你們學校捐一座圖書館。”
保安怔了怔,上下打量了我一會兒,他一定以為是我是在裝逼。
過了一會兒,他道:“行,那你在這里等一等,我跟校長說一聲。”
過了十分鐘,校長出來了。
他疑惑地看著我,沒想到我這么年輕,還這么有錢。
“你要給學校捐圖書館?”他重復問了我一次。
我點了點頭:“對。”
校長問:“請問您是?”
我說:“你不用管我是誰,你只說這圖書館你要還是不要,要的話,我的人會來聯系你,不要的話我就走了。”
“我們學校原本是有圖書館的,但是太舊了,正打算拆了重建,您來的挺是時候。”校長還是納悶地看著我。
“那明天會有人來聯系你的。”我說完就走了。
留下愣在原地的校長和保安。
從東湖中學離開后,我在鳳城住了一個月。
我去醫院看了小姑娘的爸爸,也聯系了最厲害的醫生,但也僅能延長他的壽命,沒有辦法讓他醒來。
我還發現,那個小姑娘經常在放學后偷偷去看爸爸,每次都是笑著進去,再笑著出來。
但是,她走到公交站的時候,會一個人偷偷抹眼淚。
從周一到周五,她幾乎都是一個人。
直到周末,她上大學的姐姐會回來陪她,還有一個幾歲的弟弟,也會交給他們姐妹倆帶。
老房子前,她很耐心地哄弟弟吃飯,能追著弟弟喂兩個小時,弟弟不吃飯,她就會哄,“畫畫,你看到樹上的果果了嗎?你張開嘴,果果就會掉下來。”
弟弟一張嘴,她就立刻把他嘴里塞飯。
雖然上當了,但下一次哄一哄,他還是會張開嘴。
她姐姐有時候會說,若若,他不吃就算了,你沒有必要一直追著喂,可她不以為然,仍然堅持哄著,樂此不疲。
一年后,湖中的圖書館建成了。
我也關了原來的投資公司,接手了百銀。
那段時間,我處于人生的轉折點,一來我要思考百銀將來的路要怎么走,二來,我想休息一段時間。
之后,我去了湖東中學,當了一名圖書管理員。
以前的圖書館是放學后就閉館,但是我要求放學后可以讓學生們來看書,到晚上8點再閉館,圖書館里面有免費電話,來看書的學生可以打電話跟家長說。
家里有父母管的孩子,自然不讓孩子留在圖書館看書,通常都讓他們早早回去寫作業。
于是,若若就成了圖書館的常客,而且通常都是第一個到,最后一個走。
她有時候在里面看書,有時候寫作業,總之,很安靜。
她應該已經不記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