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半年后,沈清歌背著藥箱行走于市井村落。
這半年來,她踏遍山河,不僅救治百姓,更在一次次的診療中將天下醫理融會貫通,終于找到了醫治心疾的辦法。
南蕭與北昭戰火平息,兩國簽訂盟約,互開邊市,邊境之地再無烽煙,百姓終于得以安居樂業。
她并不知道,自她離開北昭軍營那日,便有一隊南蕭精銳暗衛遙遙跟隨,為她掃清險阻。
每隔一段時日,總會有“偶然”經過的貨郎留下幾卷難得的醫書或一套新銀針。
北昭軍營里,楚臨淵的案頭放著最新傳來的只字片語,只道平安,不提歸期。
屬下疑問:“殿下既已康健,為何不接沈姑娘回來?”
他只是搖頭,唇角染上一抹笑意:“她如今正在做她想做的事。”
“我等她,等她完成濟世夙愿,若有一天她累了,無論她在何處,我都會去接她。”
一個春雨淅瀝的夜里,偏僻的村落中一戶矮屋燈火徹夜,痛吟聲持續了整整一夜。
沈清歌的發絲被汗水浸濕,可她依舊沉靜如水,熟練的施針,按壓穴位。
終于,再天光即將亮起之時,一聲嘹亮的啼哭聲響徹沉寂。
“生了!生了!是個大胖小子!”
沈清歌終于展露出笑顏,剛起身想走時,那位剛緩過氣的產婦卻拉住她的衣袖。
“多謝女菩薩救命之恩若不是您恰好路過,我們母子倆可能”
沈清歌反手握住產婦的手,溫和道:“不必言謝,醫者分內之事。”
她將幾塊碎銀塞進產婦手中:“給孩子添幾件新衣。”
伴著晨光熹微,她再次上路。
朝陽躍起,新生降臨。
她曾借假死之名將前塵種種付之東流,可眼下她終于明白了,琉璃易碎彩云散的后半句,應是“玉壺冰破曉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