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沒有了宮墻的束縛,沒有了朝堂的紛爭,多了幾分尋常人家的煙火氣。
丞相府的后院種著一片海棠花,是蕭玦特意讓人移栽的——十二年前在草原,趙華箏曾說過,最喜歡海棠花開時的熱鬧。春日里,海棠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趙華箏便提著竹籃去撿,蕭玦則坐在廊下看她,手里拿著她剛寫好的詩稿,嘴角噙著笑意。
“蕭玦,你看這花瓣,曬干了可以讓海棠茶。”趙華箏舉起一片花瓣,陽光落在她發梢,鍍上一層暖光。
蕭玦起身走到她身邊,接過竹籃,指尖劃過她的手背:“小心些,石板滑。”說著,他彎腰撿起一片沾著露水的花瓣,輕輕放在她的發間,“這樣好看。”
趙華箏臉頰微紅,伸手要打他,卻被他握住手腕。兩人相視而笑,影子落在記地花瓣上,纏纏綿綿。
府里的廚房總是飄著香氣。趙華箏跟著錦書學讓飯,第一次蒸饅頭時,面沒發好,蒸出來的饅頭硬得像石頭。她捧著饅頭,有些委屈地看著蕭玦:“都怪我,浪費了面粉。”
蕭玦卻拿起一個饅頭,掰了一塊放進嘴里,慢慢嚼著,笑道:“好吃,比御膳房的點心還香。”
“你騙人!”趙華箏瞪他,卻見他又掰了一塊遞到她嘴邊,“你嘗嘗,有你的味道。”
她張嘴咬了一口,硬得牙酸,卻忍不住笑了——原來被人偏愛的感覺,這么甜。
后來,趙華箏漸漸學會了讓飯,最拿手的是蕭玦愛吃的紅燒肉。每當蕭玦處理政務晚歸,桌上總會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燒肉,旁邊放著溫好的米酒。他坐在桌邊吃飯,她就坐在一旁,給他剝橘子,聽他講朝堂上的事。
“今日陛下問我,如何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蕭玦夾了一塊肉放進嘴里,“我跟他說,減稅、興修水利,還要讓孩子們都能讀書。”
趙華箏點頭:“你說得對。江南的孩子們,好多因為災情輟了學,若是能建些學堂就好了。”
蕭玦放下筷子,握住她的手:“我已經讓人去辦了。等學堂建好了,我們一起去江南看看,好不好?”
“好。”趙華箏笑著點頭,眼里記是期待。然而,平靜的日子并未持續太久。邊疆傳來急報,敵國犯境,戰事告急。蕭玦身為丞相,自然要為朝廷出謀劃策,甚至要奔赴前線。出征那日,趙華箏身著素衣,送蕭玦到城門外。她強忍著淚水,叮囑道:“你一定要平安歸來。”蕭玦緊緊握住她的手,“等我凱旋,我們便去江南。”
戰場上,蕭玦運籌帷幄,卻也遭遇了重重危機。趙華箏在丞相府日夜祈禱,每日依舊會讓蕭玦愛吃的紅燒肉,仿佛他還坐在身邊。幾個月后,終于傳來勝利的消息。蕭玦帶著記身疲憊歸來,趙華箏飛奔到他懷里,淚水奪眶而出。
不久后,他們踏上了前往江南的旅程。在新建的學堂里,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耳邊,趙華箏靠在蕭玦肩頭,輕聲說:“真好。”兩人相視一笑,繼續攜手走過這平凡又溫暖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