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嘉茵轉(zhuǎn)過身來回視他。
男人一襲素衫,玉冠束發(fā),看上去清雅如竹。
恍然還是五年前那個低眉順眼喚她“阿喬”的青年。
但那雙眼睛里,昔日的澄澈溫馴早已沉淀成幽邃的深潭。
暗潮涌動間,浮沉著太多她讀不懂的東西。
對于對方不準(zhǔn)離開的言論,她眼底滿是警惕和探究,質(zhì)問:
“為什么?”
該不會是想著這里遠離京都,就可以為所欲為,殺她泄憤了吧?
景綻并不知她對自己的看法,薄唇輕啟,彎著唇角:
“待在本公身邊,才安全?!?/p>
后三個字引起喬嘉茵的注意,她腦海中快速閃過一個猜測。
什么叫待在他身邊才安全?外面不安全嗎?
原文里靈恩寺的刺殺是一個奸相所為,她一時忘了那個奸相的名字。
但記得那人在原文中是景綻的老師。
那個奸相自私陰暗,嫉賢妒能,原文里是個一手遮天的權(quán)臣。
景綻拜入他的門下,即便稱其一聲“老師”,也免不了被多番打壓欺凌。
后來景綻做局報復(fù),將那人拉下馬,自己成了挾勢弄權(quán)的右相。
此后,他不止一次ansha裕王,發(fā)現(xiàn)裕王暗中積蓄力量后,為了削弱其勢力,設(shè)局ansha了太后。
并將其嫁禍給朝中暗里支持裕王的名將。
他用喬父威脅喬欣然遠離裕王,逼對方喜歡他。
誰料喬父愛女心切,主動死于他的刀下。
再后來,他和裕王的爭斗愈演愈烈。
徹底掌握朝中大權(quán)后,景綻軟禁皇帝,由自己“代行皇權(quán)”。
囚禁裕王,逼迫喬欣然與他成親。
大婚當(dāng)日,喬欣然和暗中營救裕王的人里應(yīng)外合。
捅了他一刀后救出裕王,奸相景綻自此被囚,凌遲梟首,悲慘下線。
如今的他,省去原文中成為那個右相門生的情節(jié),直接做了當(dāng)初給江相出主意的那些事。
由此可以推斷,今日對裕王的刺殺,就是景綻策劃。
這是原文的劇情,她不需要阻止更不需要改變。
順其自然就能推動男女主的感情發(fā)展。
但她現(xiàn)在不確定喬欣然有沒有見到裕王,必須要親自確認(rèn)一眼才可以。
還有就是看文時對那些路人甲紙片人什么的都沒有任何感覺。
可她來到寺廟后,接觸了那些寺僧和尚,明白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這樣的刺殺必然不會只見裕王一個人的血。
思及此,她抱著“盡自己所能”的無力感心態(tài),忍不住問了句:
“你不會傷及無辜吧?”
景綻先是疑惑,而后眼中閃過詫然。
“喬樓主似乎知道本公要做什么?”
他眼神忽地一瞇,帶著絲危險意味,“那就更不能放你離開給某人報信了?!?/p>
“我妹妹還在外面!”
她企圖搬出女主。
畢竟原文里景綻是個深情男二的人設(shè)。
眼下他們也見過面了,她不信景綻對女主沒有任何感覺。
“喬欣然,你見過的,國公大人應(yīng)該也不想她有什么意外?”
景綻聞言沉了臉色。
他當(dāng)然知道喬欣然,眼前人的妹妹,她們關(guān)系似乎還很好。
他討厭所有和她關(guān)系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