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清早,深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曾實早早便起了身,想著趁尚未開學,領著小兒子曾赤鷹先一步將昨日捕獲的山雞給夫子送去,好在夫子面前給小兒子曾赤鷹討個好印象。
“鷹子!把昨日抓的那山雞給夫子帶上。”
雖心里有些不舍,但曾赤鷹還是遵從父親曾實的話,走到了昨日圈養(yǎng)山雞的地方。
可到了地方,左瞧右瞧,上找下找,不要說沒見著山雞的蹤影,就是連一根雞毛都沒見到。
沒有尋著山雞的曾赤鷹經(jīng)不住父親曾實一個勁的催促,只得跑過去如實回答。
“父親!雞不見了。”
“不見呢?該不會是你小子給藏起來了吧?”
昨日便見兒子曾赤鷹特別中意獵取回來的那只雞,以為是兒子曾赤鷹不舍,偷偷藏起,然后謊稱丟失。
“父親!是真不見了,我并未藏起。”
見兒子的神情不似說謊,曾實于是自己跑過去仔細翻找了一遍,結果是誠如小兒子所言雞是真的不見了。
難道是昨夜掙脫腳上的繩索跑呢?
見天色已是不早,曾實也懶得再去細想,跑了便跑了,今日先領著小兒子曾赤鷹去拜了夫子,來日再捉一只送予夫子便是。
如此一想,曾實便也不再停留,領著小兒子曾赤鷹就直奔私塾而去。
途經(jīng)集市時,見有賣燒餅的,許久未吃過的曾赤鷹不禁有些嘴饞,是要讓父親曾實給他也買一個。
而曾實想想今日小兒子便要入學,權當鼓勵,便隨了曾赤鷹的愿。
正當父子倆駐足買燒餅時,一聲格外刺耳的雞鳴聲引起了曾赤鷹的注意。
尋著雞鳴聲的方向,只見一位五短身材的青年男子正抱著一只雞在四處叫賣,雞的羽毛甚是漂亮,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雞!咱家的雞在那里,父親!”
曾赤鷹拽著曾實的衣袖有些興奮的叫道。
“別是認錯了吧?”
要知山雞長得大同小異,集市上每日里來來往往更是有不少的山雞買賣,這會聽到小兒子曾赤鷹的嚷嚷聲,曾實有些遲疑起來。
單單看雞的外觀就認定是自家的,這顯然是有些牽強,經(jīng)不起旁人的細問,況且這眾目睽睽之下要真是自家的那只雞,販雞人也不會那么痛快的還給自己;可要是認錯了,到時只怕不好善后。
見父親曾實并未信自己,曾赤鷹再一次說道,眼神中透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堅定。
“父親!我有辦法證實那是不是咱家的雞。”
見小兒子曾赤鷹如此篤定,曾實也不好再多言,估且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隨小兒子曾赤鷹試試吧!要是真認錯了,到時給人好好賠個不是,再不行就自己掏錢買了就是。
心中已有算計的曾實這才隨著小兒子曾實鷹來到了販雞的青年男子處,可曾赤鷹過來后旁的話不曾多說,小手指著青年男子手上的雞便直接叫道這雞是他家的。
這突兀而起的直白,是讓圍觀的路人勻是一笑,眾人見說話的是一孩童,也權當是小孩子鬧著玩,并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