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頭分哈,一人一勺雞湯,今天就嘗嘗味。”孫有田發話了。
“不是說,人民公社給大家伙吃好的嘛,而且是能吃多少吃多少,怎么就一人也少雞湯,雞肉都沒有,主食也就是窩頭。”
“對呀,這大鍋飯也比自己家里的好不了多少嘛!”
“大隊長,這是怎么回事?”
村里幾個平時好吃懶做的懶漢看著今天大鍋飯的第一頓,就發起了牢騷。
“不吃就滾蛋,哪來那么多話。”孫有田的臉色不怎么好看,直接訓斥道。
孫有田話音落下,幾人趕緊閉嘴,不敢再多說一句,乖乖排隊去了。
有了孫有田的鎮場,即使是有意見,也沒人敢發表了。
打了飯后,就在曬谷場上,或蹲或站或坐。
吃了飯后,孫有田趁著所有人都在,就開了一個會。
“大伙兒都聽著,”孫有田的聲音在夜色中格外洪亮,“從今往后,咱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了,地里的活計要一起干,鍋里的飯要一起吃。”
人群中傳來幾聲嘀咕,但很快又安靜下來。
孫有田的目光掃過人群,“我知道有人心里不痛快,可這是國家的政策,咱們得跟著走,不過,我孫有田在這兒保證,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絕不會讓任何一戶餓肚子。”
有人突然插話:“大隊長,那干活吃飯怎么算?總不能干多干少一個樣吧?”
這個問題像塊石頭,撲通一聲砸進平靜的水面村民們頓時議論紛紛,幾個壯勞力更是豎起了耳朵。
這個問題把孫有田問住了,根據公社領導的通知,就是一起干活一起吃飯呀,沒有其他的了。
孫有田知道干多干少都一樣是行不通的,但孫有田也把楊齊的話記住了,那就是隨波追流。
“咱們接下來先一起干活,一起吃飯,具體怎么算,我會和公社領導詢問,有了結果,再轉告大家的。”
對于這個答案,大家伙都不怎么滿意,再次議論紛紛起來。
“好了,都安靜,總之就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飯,如果有人干活的時候偷懶,也不要怪我不念及情分,其他的事情后續再說,就先這樣了。”孫有田說完,看了一眼村里的幾個懶漢后,就直接離開。
第二天清晨,白水村的老老少少就都聚集在曬谷場,準備開始第一天的共同勞動。
“大家一起干活,也相互監督,如果有人偷懶,來告訴我,我不會留情面,都記住了,領了工具就開始干活吧。”孫有田大聲說道。
全國各地都開啟大鍋飯模式,農民家庭都取消自家爐灶,所有人必須到公社食堂吃飯。
“吃飯不要錢,敞開肚皮吃。”這是口號,是最吸引人,也是人們最憧憬的。
食堂剛剛開辦起來,一個村子的糧食都收集在一起,供應充足,大吃大喝不少見,甚至部分地區,出現浪費糧食的現象,如蒸白面饅頭喂豬。
這可是平時人都吃不到呀!
現在糧食多,肯定是什么好先吃什么,不僅僅是主食,連葷腥也是換著花樣的吃,今天殺豬,明天宰羊。
甚至有點村里還擺起了流水席,不管是村里人還是外村人,只要來到了,都能夠坐下吃飯,而且還是有葷有素,十分豐盛。